柔道龙虎榜

动作片香港2004

主演:古天乐  郭富城  应采儿  梁家辉  陈小春  张兆辉  蔡一智  卢海鹏  高捷  黄华和  元彬  

导演:杜琪峰

 剧照

柔道龙虎榜 剧照 NO.1柔道龙虎榜 剧照 NO.2柔道龙虎榜 剧照 NO.3柔道龙虎榜 剧照 NO.4柔道龙虎榜 剧照 NO.5柔道龙虎榜 剧照 NO.6柔道龙虎榜 剧照 NO.13柔道龙虎榜 剧照 NO.14柔道龙虎榜 剧照 NO.15柔道龙虎榜 剧照 NO.16柔道龙虎榜 剧照 NO.17柔道龙虎榜 剧照 NO.18柔道龙虎榜 剧照 NO.19柔道龙虎榜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15

详细剧情

  曾经号称“柔道小金刚”的司徒宝(古天乐饰),曾是一名高手,如今放弃了柔道,已沦落成债务缠身、嗜赌酗酒的堕落混混。
  新一届的柔道冠军Tony(郭富城饰)慕名而来,直指司徒宝挑战,试图一较高下。宿敌辣手李阿刚(梁家辉饰)又因当年一场未完的比赛,也找上门来要和司徒宝决一雌雄。
  结果Tony和司徒宝成为好友,台湾来的靓女小梦(应采儿饰)一心想当歌星,却险遭暗算,为实现理想屡吃尽苦头的也希望司徒宝能重燃斗志,但真正令其发愤的却是年迈师傅(卢海鹏饰)的战死。
  到底是有什么隐痛让司徒宝自甘沉沦?重寻对柔道信心和热爱的他,是否能够打败对手?

 长篇影评

 1 ) “我想打番场”,永不服输的人生——《柔道》解读 VOL 1.0

Chapter1 姿三四郎 ——先声夺人的开场

电影是时空的艺术。先看柔道的开场怎样利用声画不对位来完成空间对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的切割。
  
1 (声音) 呼吸声、风声、呼吸声夹杂风声
(画面)仿四十年代老电影的黑白字幕,剧组名单
  
2 (声音)后期处理过明显飘在半空中的歌声,“哭泣吧,姿三四郎”
(画面)俯拍,夜景:高楼(工业城市)——码头(荒凉空旷的现实时空)——草原(模糊的时空) ,打柔道的老人(对应上一画面中的呼吸声)——唱歌的青年(歌声的来源,时空彻底模糊)。
  
3 (声音)歌声延续
(画面)切换场景,俯拍,日,外景 :老人和青年在路边派传单,被一个又一个行人随手扔进垃圾筒(每况愈下的现状)
  
4 (声音)歌声延续——渐变入背景音乐
(画面)俯拍,日,内景:老人和青年对桌而食,金色的人造光源(现实空间和视觉再次被人为切割)。特写:空空如也的“名牌”(表示道场已经长时间没有学徒)。
  
5 (声音)柔道比赛特有的击板声
(画面)黑屏,出大红片头“柔道龙虎榜”
  
在正式进入故事情节之前,这段开场时间为3分20秒。对比05年《黑社会》的“麻将馆”、06年《以和为贵》的“洪门规矩”,可以发现杜琪峰在《柔道》中开始放弃他之前一贯的开场模式,采用非主角和非主线来营造整个影片基调:连续的俯拍镜头,三段切换的声源把工业森林和亘古道场连在一起形成交叉的心理时空,且这个时空重叠在现实之上,可能是一个黑夜接第二个白天,也可能是无数个这样的黑夜延续着无数个清冷的白天。空旷的室外景反衬第三段中金色人造光笼罩中的道场,老人不动声色说,“阿正,不要玩汽水”。——没有确切的时空,只是一种氛围,一个状态。现实残酷,但,内心可以充斥阳光。
1943年姿三四郎的柔道精神,2004年杜琪峰的创作态度,开场在草原,尾场仍回到这个草原。形容某一种精气神的传承,一个情绪感伤而手法利落的开场。
  
Chapter 2 皮褛TONY 、Chapter 3 餐厅见工——风格化的光线和色彩
游乃海作为杜琪峰的御用编剧,据说时常在拍摄现场现改剧本。相信在游的“皮褛TONY”原稿里面三人的出场序不是同时(三人碰面实际上在“相见”第二天才完成),但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导演对两次场景的组接,TONY和司徒宝的现在时是后出现的小梦的过去时,表达三人的行动时间实际上是一致的,导演视角对时间顺序进行了重新构造。
“餐厅见工”场景集中在没有自然光源的酒吧里,使得酒吧本来就十足虚化感的色彩更加被突出了类似于话剧场面的舞台感。单纯朝气的TONY全身在犹如在台中央一样被明亮的金红色光线由上而下笼罩;小梦,身上那条伧俗的暗花裙子把整个气质都降一个格调,但她的光线始终是反白得微微晃眼,白色是偶像剧女主角才经常使用梦幻色,照在小梦身上颇有些有不伦不类的悬念感。阿宝没有正脸镜头,身形遮在在深蓝阴影下,不离手的红色餐巾十分扎眼(第二次暗示)。冷蓝暖红的色调提前提示越往后剧情越看到实际上由TONY替代了阿宝的“红巾”成为阿宝与外界交流的路标。最后一个画面,酒吧灯光从小梦身边像交通信号的红灯一样扎眼地固定在画面正中,一边是TONY昂扬的侧影,占据大部分画面的司徒宝喘息着的漆黑剪影。定格。精致的画面构图把三个人的状态展现得一览无余。
  
Chapter 4 柔道小金刚 ——蒙太奇
接下来的公交车一场基本上是半封闭空间的样板运用。交通工具一大特点就是流动性,缺乏稳定的空间感,封闭,隔断与外界的直接交流。阿宝一直喃喃自语,不用怕,很简单,没事的。不知道要干什么。两面车窗外景物混乱地外后退,紧接一个急转弯,画面被惯性推动着一晃,有没有晕车的感觉?昏头昏脑的视觉效果正是阿宝的心理外化,语无伦次下的真正心情。
“蒙太奇意味着将一部电影的各种镜头在某种顺序和延续时间的条件中组织起来”,因为某君在公交车上没好意思告诉两位帮凶来游戏厅的目的,三人不同心。钱又得偷到手。怎么办?
  
镜头1,司徒宝不停回头看TONY;镜头2,TONY看司徒宝;
镜头3,司徒宝抓着TONY的手乱敲游戏机;镜头4,TONY一言不发;
镜头5,乱打键盘的司徒宝;镜头6,TONY突然哼哼哈哈十二分招摇地打起游戏来。
  
如果导演手法平庸,阿宝伙同小梦和TONY在游戏厅偷钱的戏分决不能讲得这么生动趣致。让我试设想一下这段蒙太奇的含义:阿宝不好意思明讲要TONY勾引对方老大的注意好方便自己偷东西,只好乞求的看着他,TONY立刻就拒绝了,司徒宝不死心又死乞白赖地跑去“教”TONY“只这样就行啦,又不要你下手……”TONY再次拒绝。可怜的阿宝只好郁闷地单干,这时TONY忽然同意帮他手,一阵噼啪,果然,大蛮哥的脚步被拖到到TONY身边。TONY始终没再看阿宝一眼,说明他虽然帮了忙,心里面却是不以为然的。
  
Chapter 5 四张薹 ——剪辑与调度
给“四张薹”取个副标可以叫乱七八糟协奏曲。作用就是把人看晕过去。基本上,不用太明白怎么回事,老杜已经决定好怎样,也不需要知道所有细节,只需要整个感觉。这一个是师父,这一个是老板,这一个老大是来寻仇的,这一班人有很多问题,而所有问题都是阿宝一个人搞出来的。如果逐场逐场去讲,就那没有这种乱的感觉,听不清楚就对了。
这么拍就要求四张台六个机位下的所有演员得一二三一起做,每次都一样,像乐队合奏,快了,慢了,多一点,差一点,都不行,直到大家都练熟了。最后全部东西同步剪接,一个机位以后回到其他机位,全都要做回一样,阿宝何时付钱,小梦TONY那边也要一样。剪接非常精准。时间问题要调节,技术性要求很高。
意念上未必能够立刻明白,多看两次就觉得特别有趣了。
  
Chapter 6 操得好FIT ——本土化
卢海鹏是老杜很喜欢用的老演员,剧情乏善足陈,说老人不勉强爱徒了,自己参赛。是个缓冲场面,看的就是卢海鹏地道港味的表演,声线神态举止都流露着南方老者、柔道精英的气度。老人徐徐地说,决定了,整个人都后生哂,我现在操得好FIT,好想明天就打。阿宝的表情都快哭了。师徒之间一种出于体谅的情谊和因为体谅而不能化解的隔阂更甚于父子。
  
Chapter 7 鞋 ——长镜头
长镜头是记录片广泛使用的手法,在剧情片中,长镜头长于营造一个一段心理时空带观众入戏,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四百下》经典的奔跑跟“鞋”有直接传承关系,镜头运动方向和场面调度都很像。“鞋”写意大气,加之金培达精致的配乐,效果养眼过MV。全片最浪漫的一笔。
大段留白,稍微看漏一点细节都不行,很长时间里我都不太明白阿宝跑着跑着忽然笑了到底什么意思?
从匆忙跳下楼道起跑,小梦拉住阿宝从一条街跑过又一条街,镜头如一个陪伴的奔跑者跟住狂奔,钞票在夜风中旋叶一样漫天飞舞。偶尔回头,赌场打手气极败坏追来。跑啊跑啊,阿宝突然就笑了。
昨晚再看时终于发现看漏了一眼。主观视角在两人侧面横移拍摄,阿宝的笑却在接在一个纵深的小梦的背影后面。——这不是前面的主观视角,已经换到阿宝了,这是阿宝看见的小梦。
师父不要他的钱,想死的心都有了,胡乱输了便算,怎料到神叨叨的小梦居然抢了钱拉了他跑路?小梦鲜活跳动的生命力打动了惨淡的阿宝,在小梦是无意,但阿宝被温暖了,所以他要笑。
《柔道》标明“向黑泽明致敬”但杜琪峰自承没有刻意搬用黑泽大师的手法,只有“捡鞋”这一场仿的黑泽明处女作《姿三四郎》中三四郎为女主角绑鞋带的桥段。阿宝的鞋跑掉了,小梦帮他捡回来;后来小梦搭路去日本,又是阿宝给她捡回来跑掉的鞋子。影片里阿宝和小梦没有谈情的,但是有没有爱情呢?有——有缘以后再遇到;遇不到,那就没有了。期待和遗憾在“捡鞋”里面都讲了,很含蓄。
  
Chapter 8 一心馆 —— 视角
交代各人的前因尤其阿宝意志消沉的理由,类似《重庆森林》对警员622的叙述,“一心馆”也是用各个角色的视角所见来间接表达。老杜几乎每换一个镜头就换一个视角,乍看还发觉不到,可见导演对其叙事技巧的自信。
小梦:“怎么你这么喜欢找人打?”
TONY:“说出来你都未必信,我眼睛有事,遗传病,视网膜色素病变,视力会越来越差,最后会瞎。”
TONY胡诌正中了阿宝的心病,于是我们看见清晰的画面忽然跳到阿宝昏暗的视野,从TONY身上慢慢行进到走廊。镜头换,主观视角,TONY出现在走廊主观视角,拉开衣物柜,TONY视角,一堆眼科医生的名片。善良的阿宝晓得这些医生未必有用仍想帮TONY,也说明阿宝的眼病已经到了多么恶劣的阶段。
激化阿宝失明这一场拍得就情节而言是很煽的——师父之死,单医院场景的选择也会显得做作。于是这一场紧接上面酒吧一场用三个视角来讲述。
  
主观视角:体育馆外,“柔”字样的巨幅海报,场馆内传来一边获胜的声音。
(然后忽然全部声音消失。心理上立刻出现反差性的暗示。)
阿宝视角:急救车呼啸打破死寂闯进来。 这个画面里面先是一段灰白的长廊,再从长廊一角冲进救护车。从视觉效果来暗示心理状况,是阿宝在长时间低沉以后立刻受到的强烈冲击。
主观视角:医院急救室,戴着氧气罩的老人。
阿正视角:心跳显示器上曲线混乱而急促。
阿宝视角:模糊的医院长廊。 阿宝的视野从这个镜头开始,已经不是昏、暗,而是高斯模糊——就快彻底看不见了。
主观视角:阿宝用手摸索,跌跌撞撞闯错病房。
阿正视角:心跳显示曲线越来越慢。
主观视角:阿宝摔倒又立刻爬起来摸索。
主观视角:阿正专注盯着显示器的眼睛。
阿正视角:曲线渐跳两下,终于静止了。
主观视角:阿宝仍在边摸边找。医院各种机械的器械声音盖过了阿宝的脚步声。
……
虽然不满老杜煽情也煽得点到即止,但如果不是这样视角选择带来的类似间离化效果的冷静讲述,那么前面70分钟的铺垫也就没有必要了。恩师战死并不只表面上激化眼病恶化,最重要是将军阵上亡的选择刺激到阿宝觉醒,只要还活着就能选择怎么活。之后叙事速度骤然加快,情节上心理上跟阿宝的重新振作都是合拍的。
  
Chapter 9 斗心爆棚 、Chapter 10 我想打番场 —— 三分钟
有人提出杜琪峰是香港导演中最偏爱用三分钟篇幅做完一个短故事的一位。其他导演如何看得不多不敢赘述只老杜可以确认。“斗心爆棚”和“我想同你打番场”觉得都不如之后《黑社会》经典的“夺棍大战”精彩,一是人较少,一是结构上也没有“夺棍”那般三方人马混战的高潮迭起。放到《柔道》里面相比其他场面更情绪更集中节奏更快,对于不以激烈为要点的励志电影也许比“夺棍”更相得益彰。
前两分钟阿宝听到TONY说自己有病纯属鬼扯之后按捺不住出手。乍眼看是TONY把阿宝海扁了一顿,但只要留意前后色彩的变化就明白其实这是TONY直接拉了阿宝一把。两人从阿宝惯有的蓝色背景一路打到灯光明艳的酒吧大堂,阿宝从抡王八拳到被TONY推倒后不由自主地使出柔道招数,即使在被打到站不起仍不肯放手。
最后一分钟,镜头跟拍阿宝走过他走了无数次的夜巷。阿宝一边走一边轻轻试着挥动生疏已久的拳脚,慢慢地干脆边打边跑。到街尾,镜头在道场的门牌前停下。——司徒宝回来了。
  
Chapter 11 红气球
特别偏爱这一场,讲友情,讲温馨,讲离别。拍摄手法比较中规中矩,自己太偏爱容易写成剧情复述,跳过。06年百事打榜广告“蓝色缘分”(爱情篇)“骑膊马”仿的“红气球”桥段,主角都是古天乐。
  
Chapter 12 草原决战 ——总结
不讨论技术,电影到了这里已经是一个总结。
阿宝找到李亚冈打完两年前缺席的比赛,完成自己的一个遗憾,从这个遗憾去看自己的人生,结果是输是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守了当时的承诺,而对方也原谅了他。
在打斗的过程中,李亚冈尊重阿宝眼盲,便蒙眼跟他打,却不小心开了眼。所以李亚冈输掉了。他走得很甘心很潇洒,但犯了规就是犯了规,最成功的人也会跌倒,也一样要站起来再走过。
草原是都市的对比,是原始和现代的感觉,一切可以变但理念不能变,这是草原和都市的分别。所以开头是这个草原,结尾还要回到这个草原。即使拍摄很难搞,这样浪漫的表达都是必要的。
  
  
斗心爆棚,永不服输,其实多么老土的主题,而老土而有生命力的东西往往等于永恒。就像如果阿宝不是眼盲而是得癌症,三年两年就要死的,还要不要积极地过完余下的日子?如果小梦明知自己永远都不会红,还要不要守一个念头只是为了“我不想以后后悔”?
借用老杜在杂志访谈提到的一个观点,“我曾经拍过很多票房上破记录的电影,但那可能未必是电影的价值。一部电影最大的价值是让不同文化的人因为一部电影而有了熏陶,或者你会去谈论这部电影,那么我拍的电影就好像有了价值。”《柔道龙虎榜》口碑远逊色于银河映像的“四大名著”(《一个字头的诞生》、《枪火》、《黑社会1、2》,《放逐》),商业和艺术之间划分也挺含糊。可以说杜琪峰媚俗,但他的俗是充满天才创意的。在银河映像商业和风格两线极端之间出现这样一部温情、克制的励志之作,对现在需要精神指标的我绝对只有臣服的份。谢谢老杜,谢谢小游,谢谢银河映像,鼓掌,散场,我们又有力气自励去生活。

 2 ) 别和我说它不真实

  一向对运动题材署名的片子不感冒。对啊,将运动当做片子的主题就好像是把运动当做人生的中心,总会让我感觉怪怪而避之不及~运动是消遣的,因此它的标签应该是快乐的。
  但是,这么一部片子,柔道龙虎榜,看起来却让我心中充满一种很难说清的感觉。I like it, I like it, I like it!那么,I love it, I love it, I love it!
  喜欢应采儿在行李被扔到大街上时依旧吃着泡面;
  喜欢古天乐骗到钱又义无反顾赌到输;
  喜欢张兆辉爱玩游戏爱柔道又不讲道理;
  喜欢郭富城爱到处挑战没有原因;
  喜欢他们两个在大街上抢钱捡鞋子;
  喜欢他们三个叠罗汉抓红气球;
  喜欢所有人出场,所有人性格显现,乱成一团又格外清晰的那一场~
  哦,杜Sir,你说这是你最爱的片子。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最爱的,但肯定是很爱的。
  银河片,你就是应该风格到底,没有了形式化的人物,场景化的背景,还有有趣的音乐,或许你会更接近真实,但别和我说真实,电影就该是不真实的,看够了现实,需要在这里得到点虚幻的慰藉。
  
  

 3 ) 柔道是一种精神,杜琪峰的诠释却是何谓生命力

当杜琪峰拍起励志篇,也必然不同凡响。
同年有杜的三部影片公映《大事件》《龙凤斗》《柔道龙虎榜》。

按纯电影的质量由高到低划分应该是:1,《柔道龙虎榜》
                2,《大事件》
                3,《龙凤斗》

但是票房在大陆也许倒过来。因为《龙凤斗》是娱乐爱情片,要看的话一定是情侣一对。

《大事件》看的时候是放在环艺,可能当时有好几部大片上映,硬是被挤到了23点左右的人气冷冻场,但是我一个人去看,居然发现还有不少观众,虽然可能都是形单影只的,但也许和我一样宅,一样爱杜琪峰,一样会看得激动到当晚睡不着。

《柔道龙虎榜》知道的人更少,但是我要说,真的好,真的感人,每一个角色——古天乐、郭富城、应采儿、张兆辉、梁家辉、那个草蜢中已经好久不出现的蔡一智。
忘不了,古、郭、应三个人叠罗汉抓气球的场景——说是影史上少有的想象力十足却又贴近剧情的场面不为过。
忘不了,张兆辉的小霸王,没有比这更强演技的配角了。
忘不了,那最后一幕麦田中,《姿三四郎》主曲下那个视力已经完全丧失的古是如何与梁过招。
柔道是一种精神,杜琪峰的诠释却是何谓生命力。

 4 ) 来自杜琪峰的温柔一刀

讲真,感恩北影,使得真的有机会亲身在大屏幕上再看一遍这个电影,左下角的“终”字映着红日出现的时候,全场响起的掌声,真的非常让人动容。

有那么一场片,你知道,它是很难定性的,甚至于,和杜琪峰的其他电影比起来,它的名字不算很响,也不刺激,不够“戏剧”。——但是你心里清楚,它是真正“艺术”的,——看《枪火》,或者《暗战》,或者《黑社会》等等等等的时候,杜琪峰是个导演,一个出色的好导演,绝妙的打光和场景画面结构,但《柔道龙虎榜》不仅仅是这些,《柔道龙虎榜》的杜琪峰是个艺术家,那是武侠小说里面,缓缓地,无需用力,不可见血,直插进心口的一刀。

它梗在你的心口,成为缓而无声的悲壮,——犹如最后,极具象征意义的红日,阿宝瞎了,一心馆办不下去,小梦不会红,托尼的日后渺茫不可知,——可时间,又或者,再长远些,时代,它仍在走,只有它是永恒,——生而为人的尊严,不在于胜利,而在于“我想同你打番场”,在于从赌场的深夜狂奔而出时,在漫天飞舞的港币里,忽而微笑的司徒宝以及喘息过后替他捡鞋的小梦,在于一只三人叠罗汉捉到的气球。电影结束,同朋友一道吃甜品,两人提及,更只觉得这里浪漫得真真不可方物,——金培达的配乐绝佳,杜老头的色调映衬于下,长之又长的镜头,自街尾,到另一街尾,长长划过的公交,飞奔的瞬间里的司徒宝,突然看到一种鲜活的希望和自由。——是的,自由,甚至,直可谓之“光明”。片中司徒宝的眼睛,大多隐匿在阴影之中,譬如一心馆前的呆立,酒吧的自我流放等等,游戏厅骗钱的时候,虽亮却慌,是无神的,而真正以一种光明的姿态出现的眼睛,第一次,就是长街上的狂奔,——那是司徒宝真正看到光明的时候,所以他笑。古天乐的细节拿捏极好,一点点上挑的眼角里,几可看到司徒宝释然的悲欢。‘

悲欢犹在,只是此时的司徒宝,才真正成为一个可将之拿起放落的人。若说是师傅战死真正刺激司徒宝站起,那么或许,灯光游离的深夜中,那一朵介乎友情与爱情,又无关友情与爱情的微笑,与风中温柔的狂奔,是司徒宝觉醒的黎明吧。

此后,阿宝同托尼动手,一路摔打,场景中色调转换,自冷至暖,——那是黎明后日终于出,阿宝终于回来,像是一个渡劫的大侠,置之死地而后生地涅槃。

有些电影是用来社交的,有些电影则是纯冲着噱头,但有些电影不是,那些电影,是艺术的,是情怀的,是浪漫的,是“不容玷污”的。这些电影,你宁可一个人看,一个人激动,一个人落泪,一个人心跳不止,一个人手足发烫,也不愿意惊坐起时,不幸地发现身边人沉沉睡去,或是悄悄摁亮手机。而不管别人怎么看,至少于我而言,《柔道龙虎榜》是一部如果找不到知音宁可一个人看的电影。

 5 ) 梦想的红气球

《柔道龙虎榜》,从商业的角度来看的确不算成功,全篇充满了文艺气息,各种光影的调度,细节的捉摸,都需要沉下心来慢慢品味。

古天乐饰演的男一在整个开场足足一个小时内一直保持呆滞,消沉,麻木的状态。酗酒,偷钱,赌钱,行尸走肉,毫无生趣。这一个小时内我真的每一分钟都有关掉页面弃看的冲动,完全是凭着对老杜的热爱才坚持下来的,我都被自己感动了好吗?

然后到了1小时10分钟的时候,终于揭晓谜底,原来他是得了视网膜退化的病,会慢慢变瞎,所以才意志消沉。经过这么久的铺垫,他终于重新拾起柔道,要尽情地找各种人打一场。所以最后的20分钟还不错,表达了希望和梦想,让人觉得柔道能带给人欢畅。然后全篇看完之后,能再回想起不少细节,值得品味一下。

比方说古天乐师傅的傻儿子,一直唱着一首古老的日本歌,见人就说,我叫阿正。我做姿三四郎,你做桧桓。对黑泽明的致敬很不错。

在比方说还有一幕,当古天乐决心再打柔道后。一天晚上,应采儿在树上看到一个红气球。我一看到就想,哎呀老杜又来了,这文艺青年的劲儿啊。这么漆黑的夜晚,深墨色的丛丛树叶之间,挂着一个鲜红鲜红的大气球。这种视觉的冲击寓意着实明显。应采儿坐在古天乐肩上,去够气球。够不着。郭富城又来了。郭富城在最下面,肩上坐着古天乐,肩上再坐着应采儿。三人一串儿,摇摇晃晃去够气球。够了很久,下面的两个人龇牙咧嘴地坚持着。终于够到了,三个人保持这样的队形,往前坚定的走,走了几步,放飞了这个红气球。真是太经典的片段了,这种关于梦想的寓意!

再有舞厅的多角谈判,应采儿两度狼狈地捡钱,还有开头和结尾草丛深处飘荡的歌声,无不体现着导演极度鲜明的风格。

可怜人的欢乐梦想,一部别样的励志动作电影。

 6 ) 决战·宿命

杜琪峰是现在香港电影的顶梁柱,银河映像更是香港最高水平的制作公司,这里出品的商业片,是目前最有港味的香港片,不过这部柔道龙虎榜,可是不折不扣的作者电影。
说不定这部电影在杜琪峰的作品之中是最难看的,这当然不是贬义,此片所表达的个人感情远远超过老杜其他的类型片,比如暗战,是将商业片拍的出神入化的代表,枪火是通俗的黑帮兄弟情,可这部电影几乎抛弃了所有的商业元素,黑帮、枪战、悬念、惊悚,稍微有点吸引力的也只有那几段动作戏了,这种电影会是香港那种娱乐至上的代表作吗?电影中唯一还在延续的就只有老杜一贯的黑暗阴沉的风格。
这是一部群戏,性格明显的有五六个,第一主角是古天乐扮演的司徒宝,一个意志消沉的摔跤手,没人知道他为什么从几年前的如日中天柔道小金刚,变成如今的酒鬼加赌鬼,倒是他身边的两个人一直是在上进,新科柔道冠军东尼,心怀明星梦却屡战屡败的富家女小梦,司徒宝的生活看上去是在一天天的等死,他师父的死对于他是一个转折,师傅在柔道场上被打死后留下一个智障的儿子阿正,原本他可以不管,只是阿正不停地回到原来的道场,捡起道场曾经的传单,司徒宝不自主的就开始帮助起了他。
与此同时小梦的明星梦再次破碎,在小巴上再次相遇时也不禁失声痛哭,东尼说自己爱与人比试是因为快瞎了,这是个谎言。司徒宝积压的所有感情突然爆发,与东尼打了起来,无意间竟使出了曾经烂熟的柔道招数,柔道小金刚从此正式回归。开始是觉得这一段来得莫名奇妙,随剧情发展,才明白司徒宝是因为真的快瞎了才放弃柔道的。东尼说快瞎了才到处与人比试,对他来说是个刺激,这次就是个侮辱了。
最后司徒宝与李亚刚的比武,更像是宿命的安排,他这时已经瞎了,他是在完成两年前未完成的比赛,在之前他已经和多个人对决了,虽说是主动,可是更像是对生命的补课,是他应该去完成的,这流淌在他的血液之中的,他是为柔道而生的,应该在无法在使用柔道之前完成所有该完成的事情。
电影带有宿命论的调子,你应该去及时完成应该干的事,否则便会得到惩罚。电影中大蛮哥,就是爱狠狠教训那些迟到的人。同样司徒宝也是这样,他荒废的几年也得到恶报。人在宿命面前是无能为力,但在悲苦宿命成真之前一定还有另一个伟大的宿命,人往往笼罩在悲苦的阴影之下,悲剧式的抛弃那些伟大的宿命。
香港是个不尊重历史与古典的地方,这种抛弃华丽,只谈命运的电影,只会是对娱乐的殉情。

 短评

司徒宝永远也没法恢复视力,tony也难以成为一个柔道大师,小梦去日本也不怎么可能红,他们永远在摔倒,但,他们也永远在奔跑,我真希望,将来在奔跑的路上,有人能为我捡起那双鞋

6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力荐

应采儿在里面真好看

7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拿气球那段,想起跟肉哥喝完奶茶在路边用脚比谁能先把奶茶杯踢进垃圾桶里. 竟然一直踢不进去,肉哥说,会不会被电子眼拍下来,明天就见报。两个人在路边傻笑,这大概是我最美好的青葱友情岁月。

8分钟前
  • .☂.
  • 还行

跑!采儿,跑!

9分钟前
  • Connie
  • 推荐

香港酒吧里的落魄武士故事

13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应采儿捡钱好不用心,明明有包不用,拿在手上掉了又捡捡了又掉,急死了…

15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我不明白,为什么老杜要给这么好的电影取个这么烂片的片名?三个人叠罗汉拿气球那段真的好感人啊;第一次在酒吧的群殴,配着蔡一智清唱的日语歌,那氛围太好了。这是一部有意境的电影,情节一点都不重要,很多年后想起来,一定还会清晰无比的想起那些鲜活的画面。

18分钟前
  • 伊豆
  • 推荐

2009年多伦多电影节杜琪峰接受专访时说《柔道龙虎榜》是自己最满意的作品。2011年杜琪峰、韦家辉北京宣传《单身男女》,问及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杜琪峰仍说是《柔道龙虎榜》。

20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如此无感之片名,只怪当年港译名

24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杜琪峰电影里面比较难以评价的一部,我只能说内地版我看不下去。奇怪的是老杜却宣称这是他最喜欢的自己的作品。

28分钟前
  • 闲人
  • 还行

经典三人范式站位,能把烂俗和励志拍得冷峻好看。应采儿笑得如沐春风。

30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2022-1-15重看,再次被感动到,可算是最爱的杜sir款了!美好三人行碰撞出的浪漫花火映照出残酷的现实,每一记摔倒的重击犹如不甘服输的无声呐喊,人生被拯救的瞬间如开启天眼,身上每一个细胞都从久远的回忆中复活。萍水相逢的友情弥坚,小人物间的相濡以沫,不息梦想的持久燃烧,直面过往的挣扎勇气,以及坦然告别与彻悟放手,一切都在奔跑的夜风中变得轻盈透亮,应采儿奔跑一段全片高光时刻,全片那么多奔跑的镜头,配合金培达的无敌配乐,简直过于美妙——人生的重负已被卸下,从此心无旁骛。四张薹桥段的剪辑出神入化,人物关系高效呈现,灵动的冷幽默极富神采,这种剪辑结构甚至与其经典站位亦是一致的,错落中的秩序;顶光设计妙不可言。除了致敬黑泽明,酒吧名“after hours”是否也是致敬斯科塞斯《下班后》?

3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补标。时至今日,我仍然不认为这是杜琪峰的好作品,但本片最能看出杜氏风格对香港电影的不可或缺性。然而,过分的浪漫化让本片支离破碎,表意不完整。观众也很容易陷入纯粹浪漫主义的漩涡中,难免刻奇。因为每场戏都是精妙的,酒吧斗殴,赌场抢钱,够气球,田野角斗,夜景奔跑。这些都是杜氏造型风格的极致体现,却忽略了转场的情感组接。所以,有佳句无佳章,失意者的脸谱化。

35分钟前
  • 王写写
  • 还行

三星半。男性浪漫的极致,内核有找回或修复身份的意味,既像三井寿“我想打篮球”,也像是后来的预言,十字路口如樱花飘舞的钞票(物理上是错的),然后是中国银行。以此片暂别影城C厅,上海的电影宫时代告一段落,当时只道是寻常。

39分钟前
  • censored dump
  • 还行

一直跑,不时有人找你打架把你绊倒。即便想拍全裸写真拍AV也没人要。不要忘了夜幕下边跑边捡钱裙摆摇摇的身影,不要忘了三人叠罗汉看着气球飞走时的笑脸,人生需要浪漫。老杜最喜欢的个人作品

44分钟前
  • 叭卦我最懂
  • 推荐

应采儿被房东赶出来吃泡面的样子正到爆啊!!!!!!!!!

48分钟前
  • 周星星
  • 推荐

2015-09-10 不够酷啊 整个节奏都太温吞了 应采儿和爸爸讲着粤语又不知不觉换成国语 这个细节很可爱

50分钟前
  • 橘 きよあき
  • 还行

起初看古仔面瘫脸昏昏欲睡,心里暗笑酒吧里那场柔道群殴太杜琪峰。也猜古仔眼睛有问题——不然哪会那么巧那么多医生卡,没想到老杜一笔带过——真是高杆,不愧是大导演。等到古仔去找人对打的时候,我才发觉原来柔道代表的是他们每个人的所求之道。谢谢。

51分钟前
  • 山下猫
  • 推荐

又名: Yau doh lung fu bong导演: 杜琪峰主演: 古天樂 / 郭富城 / 梁家輝 / 应采儿 / 张兆辉上映年度: 2004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语言: 粤语imdb链接: tt0415380

53分钟前
  • 传说
  • 还行

“我想同你打翻場” “去到日本我一定會紅” “我做姿三四郎,你做桧桓” 全是永不言敗 有夢做夢 的香港精神 應采兒最後一路狂奔的笑容 永遠都會記住

56分钟前
  • Xaviera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