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到最后,红的只是一抹蚊子血,白的只是一粒饭渣子
有一段场景,使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振保多年之后再次见到娇蕊的时候,情不自禁的哭了,呢喃的说了几句话:
“这是荒唐的
在这样的见面,应该有人哭泣的
应该是她
应该是她,他应该安慰她。”然后,镜头留下玻璃窗外娇蕊在雨中忽明忽暗的背影。
在几年之后,已经反复读过了张爱玲的小说,陆续看过一些关锦鹏的其他作品,而最关键的是心境的改变,所以当再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感受完全不一样。
换做是我,让我在张爱玲所有作品里挑出一部拍成电影,我也会选择红玫瑰与白玫瑰。张爱玲的字里行间都有种清醒冷静的态度,但是她构架的故事都是左右两难,构架的人物也都复杂而感性。所以将她的作品改成剧本并不容易。我喜欢红玫瑰与白玫瑰,是因为这段故事的完整性,人物的饱满度,尤其是在战争的大背景下,一群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对待爱情的一种消极的情愫,一点点的渗透,到最后的爆发,非常有戏剧的冲突感。
陈冲非常符合张爱玲小说里人物的形象,无论是王娇蕊,还是色戒里的太太,有上海女人的灵性,又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小资气质,哪怕是一整段与自己的独白,陈冲都能表现的从容不迫。娇蕊生性烂漫,敢爱敢恨,而独自一人,忧郁孤独的另一面渐渐浮出水面。我很喜欢关锦鹏设计了很多组镜头,若隐若现的呈现娇蕊的神情,雕花栏窗的剪影打在娇蕊忧伤的侧脸,让这部电影散发一种那个年代独特的文艺气质。
与之对比的则是叶玉卿饰演的烟鹂,文静贤惠,冷静淡然,让我很难想象叶玉卿曾经是那个叱咤风月片的三级女星,从这部电影开始,叶玉卿真正过度到她短暂的文艺片生涯。关锦鹏抓住很多烟鹂的细节描写,比如玩弄手指时的自言自语,畏惧振保时惊慌失措的神情,在乏味的床笫之私时,凝望天花板上,这些简单的镜头设计,让人大概了解到这场婚姻只是徒有虚名。
两个女主角的表现都非常精湛,而男主角赵文瑄则有些差强人意。
振保这个人物其实是非常饱满的,一个受过西方教育的富家公子,回来继承父业,遇到了王娇蕊,本以为可以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但是最后因为他的懦弱结束了这段感情,而后与一个不爱的女人共结连理,他开始放任自己的生活,花天酒地,灯红酒绿,当再一次遇到昔日情人的时候,娇蕊对爱情的态度的彻底改变,也牵动了振保自己,他开始一点点找回自己的归宿,这一切正是那个年代一些年轻人在社会思想禁锢下的心路转变。
张爱玲说,每一个男人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振保是选择了后者。但假如一切重新来过的话,或许结局无非还是一个样。
2 ) 王娇蕊·孟烟鹂·张爱玲
(顺手翻到电影台,《英国病人》过后又是《红玫瑰与白玫瑰》,已经很晚,而且因为看过也不打算再看。可是眼睛看着屏幕,腿又懒得挪,也就看完了。再洗完澡上床睡觉,已经是凌晨四点的事。我在被子里想着最后一个念头就是标题上这三个词。本来只想说说娇蕊,后来觉得烟鹂也值得说一说。)
娇蕊说写了航空信告诉丈夫想离婚,吓得振保落荒而逃。这个奸夫砰地一下关了电梯门,毫不掩饰方前的欢情不过是逢场作戏。可是娇蕊不顾女人的矜持,从楼上一路趔趄地追下来,高跟鞋掉得七零八落也及不上她急迫而慌张的心情——又爱着这个男人,又发现怕失去这个男人。她也向来是被宠坏的女人,面对着男人这样,本不必如此失态。如果高傲或清楚的心,哪堪这样追着男人在大门口叫他的名字——明知唤不回或不值得唤回。可是她不管。
振保在病床上,娇蕊还是不介意振保有放弃她的想法,她只是趴在他身上的被子上自信地哭着说:“你离不开我的。”振保很理智地劝她与丈夫复合,说:虽已向丈夫写信摊牌,但可以说自己是开玩笑的,丈夫会相信她的。“只要他愿意相信,”振保说。娇蕊终于抬起头,擦干自己哀哀切切脸上的泪痕,走了。
娇蕊本是南洋华侨,又在伦敦受的教育,连自己的中文名字歪歪扭扭写全即可称好。按中国传统的思维来看,她的心智的确不算成熟。她捡心仪的男人抽过的烟头感受他的气息;她追着他说要抛弃自己现成的有家业的丈夫与他结婚;她最后止哭而平静地离开。她对爱情的投入不小气不计较,没有中国传统女性的优柔,走起来也是如此的利落。谁说爱得投入而无私就一定是失去了个人的自尊?虽有人常用自尊等理由原谅自己在爱情上对对方的伤害,其实不过是只是他自私。十年后,娇蕊与振保在电车上邂逅,“自你起,我才懂得什么是爱”,她依然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所以,忽然明白,振保自己实在逃无可逃,才终于流泪。而她,却可以平静地到站下车。娇蕊爱不爱她现在的丈夫不知道,但振保是不爱自己的妻烟鹂的。
初看,觉得叶玉卿演的烟鹂为了强调“白玫瑰”人物性格,而显得有些过火,以至于整个人像一个僵尸木美人与弱智。后来,慢慢有些细节才透出烟鹂这个人物活起来,而不仅仅像一个符号。烟鹂虽然木讷沉闷,并没有娇蕊那样对男人的阅历,她结婚时也许不知道真正的爱情是怎么回事,而且也没有什么闺中密友可以拿来比较。但是爱情这个东西,就像是本能。她终于知道自己是不快乐不幸福的。而她这样一个应该算是相当容忍而易满足的女人来说,她的不快乐,丈夫振保的确应该负很大的责任。她不愿意面对这个事实,但是事实却让她一步步无法逃避面对。她生命中唯一的男人,她无法选择的男人,却如此忽视她,让这个无所寄托的女人终于有隐忍到无法隐忍的深深积怨。她自我意识的觉醒,终于在她被压抑到很小的空间范围的表现出来。与裁缝有染,她也可能尝到自己被尊重与男女感情游戏的快乐,或者纯粹为了报复?白玫瑰的感情历史固然白得像纸一样,但是她并不是白痴。与红玫瑰相比,这个叫做“纯洁”的优点,却也是遭弃的理由——“乏味”。这里也就是小说本来的意思,好的时候是床前明月光,不好的时候就成为衣裳上的一粒饭粘子。可是,也许,还是要乐观地想,有没有,别的男人,就会把乏味当作宝的,而只是烟鹂遇人不淑?
虽然这只是一个有着功利心的男人在这个社会上为了现实而放弃爱情的故事,但是作者却用红白玫瑰作象征,说明这不是偶然的个案,而所叹惋也不仅仅就事论事指振保与娇蕊的那一段夭亡的感情。这只是镜子的一面,是悲剧,而翻过来,另一面,还是悲剧。
但是,如果愿意乐观一些,或就事论事,如果振保与自己当时心爱的女人结了婚,至少不至于这样理直气壮在外面嫖——就算是娶的他并不热爱的烟鹂,他还是想在道德上尽量做一个好人,是发现了妻与裁缝的暧昧关系后,他才公然无忌地与外面女人调情。自以为自己不爱老婆,就觉得自己在外面嫖妓调情好像理直气壮了些。如果不理直气壮,他应该对烟鹂和蔼一些,好歹这个女人柔顺安静,也没有招惹他。可是他怎么看她都不顺眼,甚至连愧疚也无。只是他理直气壮时又忘了,选择什么样的女人结婚,放弃什么样的女人,也全是自己的决定。他那样窝火的样子,倒像是社会与人生欠了他的债,而他又为命运贡献得太多。
娇蕊,或是烟鹂,遇到振保这样的男人,搭上了一生或一段时间的幸福,留下刻骨铭心的痛苦。若说女人受教育不够或女人受传统思想束缚,不能作主自己的命运,聪明美貌的娇蕊也受过良好的教育,也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也深情无私地投入;或说纯情与道德比较完美的女性如烟鹂,还都是无法避免痛苦的命运。遇人淑与不淑,说到底,也有命运的偶然成分在里面吧。如果你遇到那个人,你就没有办法判断。就算说你是轻信,说你没有民族大义,你还只好随他。写王娇蕊与孟烟鹂命运的张爱玲,自己又何尝把握得了自己的命运。若说胡兰成之于张玲,前面有结发妻,在她之后,就在逃亡中也不忘纳妾还与小护士调情,她舟车劳顿还去看他,还给他为数不菲的资助。可她于这个男人,最后的利用价值也只是给他写的书里添上一个极好的卖点。
说女人痴迷说女人傻或是看不透。无论是王娇蕊还是孟烟鹂,张爱玲,时间长短过后,谁都看出身边男人的自私懦弱。可是她们有自己的心,由他,由它。所有的失态,所有的失望,不过是看在爱情的份上。只是女人,年轻女人,振保说,她所遇到的“无非是男人”。而女人,如林黛玉对贾宝玉撇清地说一句“我为的是我的心”。男人呢,狡猾也好,花心也好,虚伪也好,她爱过轻信过也好,又与她何干?
3 ) 今晚讲嘢夜唔夜
李安拍《色·戒》抓住了张爱玲男女文本后面权力的实质,如果杜琪峰拍也会很好。《第一炉香》预告出来,Morning问我感想,我们不约而同在微信上说感觉是个情欲片,鉴于Ann的前作类型,所以还挺想看的。这就对了。
应该是先于小说在电视上看的电影片段,大头特写光影交缠,也不懂。现在看电影,觉得还是字捉人。“割头换颈”的兄弟不挑人家夫妻的是非,而水浒里都是拿荡妇的头来祭兄弟情。恨得令人发笑。大概和人人都夸振保“正人君子”一样——是因为他坐怀不乱,简直分不清是不是夸。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陈冲本不是国色天香,捻起嘴角咯咯咯笑得真是招摇。书里振保对她“闻名不如见面”,一见就呼吸到气息,感而未知,这考验电影的拍法,光靠演是不行的,得调度。赵文瑄在好人和放肆两端都不着调,书中说正经人危险起来才够诱惑,何况他一心要做“自己的主人”。电影里台词拿来小说一个字不改,大量旁白也是成段拿来,是“愚忠”。
这片真是常有看恐怖片的错觉。振保给娇蕊涂花生酱的音乐感觉可以配给《溶尸奇案》,后面叶玉卿坐在马桶上面目木然吃东西,可不是马上要掏刀子吗?娇蕊出国念书为的是(家里希望)嫁得更好,她借着找人到处玩,名声不好了手忙脚乱抓了王士洪结婚。张爱玲这几句话真是道尽反抗自主又怕硬欺软。岂止振保是“整个地是这样一个最合理想的中国现代人物”,杀人(烟郦)不见血,让太太学做“现代”女性,其实是嫌她在床上也太贞烈,而能热烈如红玫瑰,又不由他控制,只能安慰自己她韶华不再,电车上情非得已痛哭流涕,我们哪个不是。爱上一个人的肉体,骗自己爱上ta的灵魂,啧啧,很爱很爱玲。第二天起床改过自新做个好人,你不得不承认,能做好人也是一种特权。
4 ) 当关锦鹏遭遇张爱玲
这些日子打开电脑,铺天盖地尽是《太阳照常升起》与《色诫》的消息,这可苦煞生活在小县城的我了。假如海丰的电影院也放这两部电影,为祖国的电影事业掏出人民币做点实质贡献于我而言是毋庸置疑的。可惜啊,海丰的著名的红城电影院早就沦为了三级歌舞的表演胜地,电影这个明媒正娶的电影院发妻早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为了抑制我对这两部电影虎视眈眈的强烈欲望,还得找点相关的东西转移我的视线。找来找去,我手上符合意淫条件的只有《鬼子来了》、《张爱玲文集》跟关锦鹏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其中只有《红玫瑰与白玫瑰》是慕名已久而无缘得见的,于是,我毫不犹豫地让《红玫瑰与白玫瑰》成了我私人影院的主角。
一开始我总觉得演振保的赵文宣不够好,他儒雅的气质实在不够混蛋,在他有幸进入娇蕊家的浴室捡起娇蕊的头发遐想联翩的时候我总在怀念梁朝伟内容丰富的眼神……我叹了叹气,对旁边的小鸟说赵文宣要换成梁朝伟那该多好啊!小鸟嘴里哼哼两声,没理我。
看着看着我的想法就改变了,一表人才的赵文宣想当个好人又坚持不下去,当个混蛋又坏得不够彻底,他不温不火的表演与温文尔雅的外表把振保这一犹疑不定的软弱性格拿捏得恰到好处,实在没人比他更适合演振保了!
演员表中陈冲与叶玉卿两大美女的名字也异常醒目。我想当然地把有艳星之誉的叶玉卿与红玫瑰联系在一起,没想到导演的安排竟与我的想法背道而驰,以美艳著称的叶玉卿最终演了振保的老婆白玫瑰。印象中端庄秀雅的陈冲居然扮演了风情万种的娇蕊——看到娇蕊故作镇定弹钢琴而振保用灵敏的鼻子察觉娇蕊对他有意,而很闷骚地与她调情的那一段,身边不常看电影的瑞韩突然开口说,呀,陈冲真淫荡!瑞韩说得很对,陈冲在里面的一举一动性感极了,比如她在吃面包时的舔手指,吃钙乳时微皱的眉头,振保吻她时遇迎还拒的举动……这些小动作无时无刻不在撩拨着男人蠢蠢欲动的感官,振保的沦陷显得太理所当然了!
较之陈冲的热情似火,叶玉卿的稚嫩生硬也是对白玫瑰的冷感、性压抑、淡漠的神经质之绝佳诠释。这部电影不用看别的,光看着三个演员,也值回票价了。更何况,导演关锦鹏在影片中光影绰约的细腻氛围仿如把已经故去的张爱玲气质又带到了人们眼前。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影片中一发不可收拾的光影效果虽然把电影的浪漫气质推倒了极致,但这种绚烂的形式无形中也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从而削弱了故事本身的力量。因此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了才气纵横的关锦鹏在刻画电影细致浪漫氛围中的“放”,而看不到他对场面调度的控制。这种浪漫细致的气质在关锦鹏以后很多作品中都得到了延续,比如在《阮玲玉》中我们也看到了同样的光影斑驳效果,只是这个时候的关锦鹏对这些东西的营造刻画已经收发自如了。
《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曲终人散让人对关锦鹏对张爱玲的解读有意犹未尽之感,这让我对李安的《色诫》也无比期待,但愿李安与张爱玲的强强联合能比《红玫瑰与白玫瑰》更精彩。
5 ) 一个大男人主义男子自艾自怜的内心独白。
喜欢一部电影有很多原因.可以是因为一个镜头,可以是故事情节,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一首歌,可以是一个演员.
知道《红玫瑰与白玫瑰》这部电影是因为林忆莲的一首歌《玫瑰香》电影里面的主題曲。
然後因为这首歌,去找这部电影来看。
记得大概是一年前。
晚上再次重温了这部电影时,一些细节再次被扩大,一些感情再次深刻起来。
【看故事】
“每个男人的生命里都可能出现两个女人——纯洁的妻,热烈的情人。”
“女人,不分正经和不正经的,都是男人渴望同时拥有的。”
我是把它当作一部从男性的心理的角度描写的故事来看的。可能这个男性只是张爱玲自己心中的一个形象。
一个大男人主义男子自艾自怜的内心独白。也顺便讽刺了一下这个人物对自己内心的一些束缚,道貌岸然的东西的一些狡辩。
对。有N种生活都想过,想同时拥有红玫瑰与白玫瑰,由一个好人变成一个坏人,再从一个坏人变回一个好人,社会压力迫使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国现代人,所以红玫瑰是墙上的一滴蚊虫血,只能望着得不到的东西表示惋惜。白玫瑰却是床前明月光,过日子生小孩。
影片从一开始,便娓娓说道,他一生中有两个女人,他称她们为红玫瑰与白玫瑰,他是他的情人和妻子,之前和之后遇到的那些可以忽略不计。
遇到红玫瑰时,他以为他是先爱上了她的灵魂。得不到的还是有一个朦胧的美。
【看细节】
可以说,导演真的很细腻。
一些微小的感情用镜头很好的表现了出來。
比如,他刚见到红玫瑰的时候,她在里屋洗头,丈夫唤她出來,她用还占着洗发液泡沫的手碰了一下他的手,就那麼一碰,镜头定了一下,埋下了以后暧昧情节的发展。
他独自坐在浴室,看着她的浴袍,还有池边的她的发丝,内心的澎湃。我敢肯定打从这里开始他先爱上的不是她的灵魂。
弟弟说,不知道这里以前的房主是谁,地毯上有烟头弄出来的孔,到后来,他和红玫瑰交欢时,那些烟不经意地落在了地毯上,就明白了那些地毯上的孔原来都是这样弄出來的。
手,还是手。弹钢琴的时候他“不经意”地抓住她的手,她颤动了一下。
当他说出,你再写一封信给你先生,说你之前是跟他闹着玩的,是想让他快点回來时,这时本来红玫瑰哭得很凄凉的,突然盯住了,眼前这个男人啊,此时是多么的自私伟岸,她定着看了他一眼,假如眼神可以杀人,那他,早已千刀万割了,但她停止了哭,转过身去,用手帕把眼角边的眼泪擦干净,他,不值得她去这样做。
他和白玫瑰的结合是通过相亲的。从认识到了解。但是中间的感情却是苍白的。
导演在拍白玫瑰这个女子的角色的性格很好。她不像红玫瑰那样感情上和表现上都那麼自由,她是一个思想被一些封建的道德束缚的,精神苍白的一个人。
在她和他第一次吃西餐的时候,她和他可谓一句话也没说,在喝罗宋汤的时候,她待他喝完一口,照着他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拿起勺子,拿起勺子的手是微微抖着的,由里往外舀起汤来,因为舀得太多又小心翼翼地往碗里倒回一点。不敢直视他的眼神。
当她和小裁缝在房间里偷情的时候,他突然回來时,她说话时眼睛眨的次数多了,暴露了她说谎的迹象,还有小裁缝工具箱旁边那件做好的衣服。
当他从房间里扔东西的时候,她若平静地走下楼梯,脸上平静麻木的表情却表達了一种内心的冷笑和报复达到目的的一种窃喜。
【看灯光】
暧昧的感情用暧昧的灯光表现得细致婉密。
他和红玫瑰第一次交欢的时候,镜头转向从牛奶瓶一直游离到钢琴的暖调灯光,印象深刻,光影的交替,斑斑斓斓。
表述他与白玫瑰的生活多数用比较白色的光,亮的光,给我的感觉是他们的感情平淡如水,甚至苍白如这白光。
【看演员】
三个演员都很棒。
陈冲我喜欢她的样子和演技,她的側面,她的柳眉都很好看。就算她不化妆,也是一个好看的女子。在《鲁豫有约》访谈里面,喜欢她不化妆的样子和那种洒脱的性格。
叶玉卿在这部片的演技真的很实力,眼神动作的表现都很到位。
【看话句】
一些话语很有趣。
红玫瑰说,真正的绅士是不用装出來的。
他说,他以为他先爱上的是她的灵魂。
他说,他是一个合格的中国现代人。
银幕上的文字,第二天,他又变成了一个好人。
红玫瑰说,爱。(这是肯定的语气,说她爱她现在的先生)还是从你开始,我才学会的。
……
【听音乐】
好的电影,一般都有好的音乐。
这部也不例外。
《玫瑰香》这首歌当时我听的时候是每每落泪。
喜欢林忆莲的声音,喜欢歌词,喜欢旋律。
足矣。
【看局外】
边看电影我边想一个问题,假如,假如他一开始选择的是红玫瑰结果会是怎样?
他并不是徐志摩,他并不会选择陆小曼的。
如果他真的选择了红玫瑰的话,可能到最后红玫瑰会变成白玫瑰。
6 ) 红颜知己
每个男人在他的生命中都会有两个女人,至少两个。一个是红玫瑰,一个是白玫瑰。当他娶了红玫瑰,日子久了,红玫瑰就会变成墙上的一抹蚊子血,而白玫瑰就是窗前的明月光。当他娶了白玫瑰,日子久了,白玫瑰就会变成衬衫领上的一粒饭,而红玫瑰就是胸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张爱玲
有人说。
如果一个女人想要在一个男人的生命中永恒,那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做他的母亲,还有一种,就是做他的红颜知己。所谓红颜知己,应该美丽而聪明,骄傲而清高,最重要的是,懂得不去奢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在离开的时候漂亮地转身,这样的女子,可遇而不可求。
可是,看似拥有上天一切宠爱的红颜知己,却是最害怕深夜和节日的。深夜的寂静让伤口变得清晰,节日的热闹又让寂寞变得无处可逃,只是这一切在天亮以后,在人群面前,又被完美地掩藏,无人知晓,只留在心底最深处,一个人慢慢品尝。上天,毕竟还是公平的。
他说,你是做我的白玫瑰还是红玫瑰,不论红白最终会有一个成为我的红颜知己。我苦笑。这是第N个这样问我的人。
事后,他会说是无心这样问。可于我,已是场悲哀。
究竟为何,遇到心仪的剧本,不论我是否愿意,留给我的只有红颜知己这个角色。但凡是我不喜欢的剧本讨厌的剧本,又总要出演女主角。
人生的舞台,爱情与事业,前者始终无法如心所愿。
聪明的男人都明白,像风一样飘忽不定的女子,如果押下赌注,必定会输的很惨。所以通常都会选择其他的方式留她在身边,做朋友,会无法让她留心,做情人,聪明的她未必同意,正好,有红颜知己这个位置可以留给她。
我的那些蓝颜知己们。也是我私心的产物吧,不想失去又不想得到,就给他们这个位置。
或许,我可以考虑,今后只扮演红颜知己。不正是红颜的年华么?
赵文瑄携喜宴盛势风采不减。陈冲体态略显丰腴,红玫瑰也算到位,最没想到叶玉卿,刻板印象本该属于墙上的蚊子血都可以渲染到吸饱艳红的那种,偏偏去演白玫瑰,而且演得如此之好,不禁感叹当年港产风月片饱了多少眼福又误了多少影后……至于影片本身,也不说不好,只是这种原著强大的改编注定吃力不讨好,再怎么韵味风格把握颇见功力也很难不落到还是书好……三星半
还原度的确高,太多隐秘的欲望与幽微的情绪,阿关拍张爱玲是最适合的。灯光打得黄到就快糊成一团,好像日子将就着过下去也就是那个样子。赵文瑄真适合那种有点暧昧和懦弱的上海男人,红玫瑰能够爱上也太天真;叶玉卿的白玫瑰做的事极好的,可惜她一说台词,那种巴辣又从声音中显出来,可惜了。
他与红玫瑰的那一段,不见情爱,只见淫欲;与白玫瑰的那一段,却又不见情爱,只见婚姻。也许最后车厢内的半分钟哭泣才是他觉得弄丢了的一颗心。另,叶玉卿扮起端庄来,倒更显得静美。
到最后,红的只是一抹蚊子血,白的只是一粒饭渣子。
7/10。那潮湿的雨天,上下滑动的电梯,延绵晃动的车厢,黑夜蚊子嗡嗡传达的欲望,两人身体滚过琴键,美术经营出一个放纵与压抑的氛围;振保把女性统称为玫瑰的精神符号,镜面折射效果暗示男人心中女性不需完整个性,红玫瑰娇蕊在病床前放一朵白花、烟鹂整日蹲守白色马桶,红色的幸福被白色吞噬、包围。
渣男不可怕,就怕渣男有文化,诚哥不懂玩心所以死得早,相比笑到最后的佟振保才是神TM渣男中的典范,前半部分情欲描写很一般且配乐过火,后半部分家庭冷暴力比较精彩,个人最爱叶玉卿神经质的表演,美到令人惋惜和心疼
现在看确实缺点明显,本该是伍迪艾伦式的电影本林奕华的剧本活生生搞成文艺腔话剧范,白玫瑰角色扁平。好在有张爱玲的洞察力和戏精陈冲救场,不过看着看着忽然发现这明明是深柜基佬的故事好吗,红玫瑰其实是个男人好不好!
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得不到的窗前白月光 胸口朱砂痣
-你爱他吗?-是的,我从你身上学会如何去爱。你还教会我该去爱谁,这很有益处。让我感觉良好,非常好。我容易把握生活。-无论你遇到什么,包括男人!-是的,年轻漂亮的时候你随便就能挑个称心如意的男人..上了年纪..反正,现在有更多的生活内容,不仅是男人。那么,你呢?-我很好。
关锦鹏处理这种小情绪小暧昧始终是那时候港导第一名。可惜如今下滑的如此,陈冲真是适合演这种妩媚的角色、
陈冲“骚辣的刺激性或肥腻的迷醉性”。何赛飞一张妖治姨太太脸,一腔子狐媚气。身段装在旗袍里,俱是民国不正经坏女人。叶玉卿“露出白蚕似一截身躯”。赵文瑄第二天起床,改过自新,又变成了个好人。此片静煞似床前明月光,秘艳如墙上蚊子血,细致至衣服饭黏子,臻于完美是心口朱砂痣
这个男人只爱自己,何赛飞透着一股骚气,叶玉卿是真的端庄大方,赵文瑄年轻的时候还挺俊朗的。
张爱玲可以瞑目了
惊现整容前李冰冰
选角非常妙非常棒,最后一场戏振保在玫瑰园里又懊悔又得意又迷醉,然后小虫的音乐就飘出来了,非常妙非常棒!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PS. 陈冲还真是适合演这样风骚的女子。
背景的纺织厂女工里站着当年还没削腮帮子的李冰冰这种事我会说?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可惜世间,懂得爱的男子实在是太少!男人心里真正完美的女人,总是随着时间、阅历,不断地变。
你们看见玫瑰,就说美丽,看见蛇,就说恶心。你们不知道,这个世界,玫瑰和蛇本是亲密的朋友,到了夜晚,它们互相转化,蛇面颊鲜红,玫瑰鳞片闪闪。你们看见兔子说可爱,看见狮子说可怕。你们不知道,暴风雨之夜,它们是如何流血,如何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