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案

大陆剧中国大陆2013

主演:吴秀波  孙淳  应采儿  王雨  练练  郑昊  战菁一  郭晓婷  姬他  周野芒  秦焰  张译文  徐露  侯长荣  一真  徐卫  

导演:阎建钢

 剧照

赵氏孤儿案 剧照 NO.1赵氏孤儿案 剧照 NO.2赵氏孤儿案 剧照 NO.3赵氏孤儿案 剧照 NO.4赵氏孤儿案 剧照 NO.5赵氏孤儿案 剧照 NO.6赵氏孤儿案 剧照 NO.13赵氏孤儿案 剧照 NO.14赵氏孤儿案 剧照 NO.15赵氏孤儿案 剧照 NO.16赵氏孤儿案 剧照 NO.17赵氏孤儿案 剧照 NO.18赵氏孤儿案 剧照 NO.19赵氏孤儿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5-03-29 22:11

详细剧情

春秋时期,晋、楚、秦等诸侯大国争霸,天下大乱。晋景公元年,晋楚一场大战,改变了普通医生程婴(吴秀波 饰)以及无数人的命运。权倾一时、野心勃勃的晋国太尉屠岸贾(孙淳 饰)连出奸计陷害大夫赵朔(姬他 饰),虽有勇敢机敏的程婴从中化解,但终究无法避免赵家惨遭灭门厄运。在此危难时节,义薄云天的程婴冒险救出赵家的最后一根血脉——赵武。围绕这条柔嫩的小生命,无数义士以及无辜之人洒下热血。程婴以亲生骨肉之名偷梁换柱,由此取信屠岸贾,却也被赵氏孤儿的生母庄姬(应采儿 饰)以及不明真相之人的憎恨。  更名大业的赵孤一天天长大,而忍辱负重蛰伏在屠岸贾身边的程婴,也即将迎来为赵朔复仇的重要时刻……

 长篇影评

 1 ) 說說程嬰這倆口子

小时候读奇人王怜花的《江湖外史》,看他嬉笑怒骂臧否武林,最是酣畅淋漓。印象深的有他谈莫大先生,一言“才高于志,土木形骸”以蔽之,想起来心里一直十分向往。须知这世上的人心不足,深究起来,背后多有志大才疏的阴影;所谓眼高手低,若幸运便仅限于年少争胜,悲剧了就会变成一生的怨念;等年纪大了,连幻想咸鱼翻身的勇气都消逝,“怀才不遇”就成了死前咽不下的那口恶气,身后徒留毒氛在人世而已。相形之下,“才高于志”的透彻既避免了“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生理风险,又保证了种豆南山赏雨茅屋的心理健康。更何况现今有才无市是常态,众生皆苦,“志向”都得压在房子户口上,若连点滴的天赋和努力也都注入暴利与不公的储蓄罐中,恐怕有识时务而作伥的嫌疑。

要说央视版《赵氏孤儿》里的程婴为啥这么讨人喜欢,我觉着也还是因为这角色足够“才高于志”。他总是先甩出一句“程婴区区一个医匠”,然后低眉顺眼地祭出洋洋洒洒奇谈高论,逗得对面的赵朔/屠岸贾/晋灵公/庄姬/路人甲乙丙大张了嘴,赞叹先生大贤经天纬地不意隐于市井。程婴那条舌头未必真能与苏秦张仪相较,可爱的无非是他安守本分的智慧和态度。这个才华横溢的历史小人物,所求的不是纵横中原身显六国,而是无愧于心地安身立命——上有明君良相好年景,下有老婆孩子热炕头,每天坐在自家的小摊里把把脉开开方子,日暮西山时一边听自家黄脸婆抱着熊孩子絮絮叨叨一边慢慢数今天多挣了几个铜板,心里还得掂量着老板公子又感冒了柴胡还开不开得出,这才算生活。要说他真与有几分小聪明的升斗小民有什么不同之处,恐怕也是他时运所致,卷入时代风云之中,而能先天下之人的小日子,后自家的小日子。他断言赵朔必死,又千里奔袭劝其自保; 他时而慷慨激昂,过后又没心没肺(15集程婴误以为赵氏孤儿已被沉井,指天大吼一通后,竟然回家笑嘻嘻地给自家儿子取名字去了......),其实都不过是“土木形骸”,看得透了却又要尽全力挽回之的缘故。如此一枚帅大叔,知天命尽人事,不招人喜欢才有怪了。

若说老公是“才高于志”,那老婆就算是“无才无志”吧。从《左传》到《史记》到元杂剧到京剧到电影到电视剧,这次程妻终于有了个名字叫宋香。姿色谈不上,见识又短浅,不懂事又爱钱,对丈夫也谈不上理解,但看程婴跟她过日子,却是有滋有味的柴米油盐。看她不顾军国大事,一哭二闹三上吊地逼着赵朔用卑南把程婴换回来,看她口口声声骂程婴是个疯子,满心憧憬着屠岸贾和赵朔同来出席自家小诊所的剪彩式,就知道她不过是个下得了厨房上不了厅堂的小女人。小女人简单粗糙,不文艺不忧郁,是毫无意外的平凡所在,但也是岁月静好的真实所在。这么一个家庭主妇,上能高山危途挺着肚子独驾马车跑路,下能周旋于晋国两大第二夫人之间左右逢源,不知天下之势而能行天下之道,倒也算一代奇女子。也正因为本是这么一个俗气而奇异的女人,本是那么一点俗气而平凡的小家小户梦,却都葬送在无情天地之间,才能见得无论看得透看不透,都是乱世中不能独善的一点凄凉;而程婴的那一腔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热情,也才有了切身的血泪做底色。

有才高于志者,有无才无志者,那也必须得志高于才者、才志兼备者做对句,君使臣佐,才顯得出枘方凿正,相得益彰。要说晋国两位第二号人物,恰好是现成的这么两个对句。屠岸贾有野心,谁也怪不得他,按剧中的格局,实在无一人可与他才智时运相论,天道若不以晋国酬之,只怕他的谋士到满也要如程婴一般指天痛呼:“苍天,你焉能熟视无睹!”这个人物是照着《三国演义》的曹操写的,观其独力奋进、决断狠毒、心思深沉,如此种种活脱脱一个春秋阿瞒。只是还加上了一腔深情对发妻的梗,未免透着形式化的刻意。对比起来,看看赵朔,与其说是志大才疏,不如说是天将降大箭于斯膝盖也,才不管你是有志没志有才没才,旁人都急着劳你心智饿你体肤,运势太好了还会泰极否来,堪称白莲花界的大悲剧。细究起来,赵朔与屠岸贾之间的矛盾根源,绝没有“正邪不两立”那么义正词严,根本动机不过是上层结构中无可选择的资源争夺。现实一点看,他俩的争斗与如今演艺圈两个冰冰的团队互黑没什么本质区别。

嗯,就说到这儿吧,新两集又出来啦,快去看快去看。

 2 ) 没有缺点就是一种缺点

大哥我觉得你应该做一件事情,看书,我在屠岸贾的府邸看到的全都是书,屠岸贾天天看书,他的智慧是从书里得到的。

没有缺点就是一种缺点。赵朔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急公好义,有求必应,他的美名四处传播,人人敬重。不利于名声的事,赵朔是不会干的。

要想牺牲程婴,干吗咨询这么多人呢,只听听韩厥一个人怎么说就行啊,咨询越多,也就表示赵朔心中举棋不定,这就是正人君子,他们永远在忠义之间难以取舍。

 3 ) 看到的

    之前看电视剧的时候,基本看到1/3就开始忍不住要看剧情了,但这部电视剧却老老实实的忍着一集集的看完。不得不说,精彩,非常精彩。

1、这是一部看了名字就知道结局的电视剧,所以它看的是过程而不是结局。但这个过程确实有点隐晦、有点生涩,不像其它历史剧哪样的忠奸分明、针尖对麦芒,金戈铁马,驰骋战场,让人热血澎湃。而是一点一滴的通过人物的生活,微妙的表情慢慢渗透着。渗透出君道、臣道、民道、尔虞我诈、大忠大义、人性。所以对于没有耐性的人,说实话看起来是挺累的。
    屠岸贾灭赵朔,又是声东击西(除掉韩厥),又是借刀杀人(借国君之手),没有一次是正面交锋。即使两人见面也都是和和气气,从表面看就如朋友一样,这样的交锋如何让人热血澎湃呢?
    程婴为赵家报仇,一忍就是19年。19年来对屠岸贾是大人长大人短的哪点看到怨气、看到仇恨,如果不是最后一集,程婴拦截屠岸贾时候的大爆发,估计我也以为当赵武报完仇后,他已经原谅屠岸贾了,看来不为人父母,是不能理解丧子女之痛的。

2、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隐于市的程婴,隐于朝的屠岸贾。

3、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屠岸贾老谋深算,为了自己的一代霸业,用尽心机,无所不为,可是即使这样的一个大人物,对于自己的妻子,儿子也是无可奈何。程婴说他最大的弱点是他妻儿,其实不然,他最大的弱点是他自己,而具体到现实是程婴。程婴一而再再而三的威胁着屠岸贾,但是屠岸贾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忍着程婴,即使最后知道程婴的孩子是赵武也放了程婴。其实在19年前他没有杀程婴时他就注定要输,不是输给别人,而是输给自己。程婴、屠岸贾在对方心里,何尝不是另一个反面的自己呀,对于自己又有谁可以下的了手。程婴做到了,所以我觉得在这部电视剧里面程婴描绘的有点太过了,我看到的是一个圣人而不是一个凡人。

4、相濡以沫,爱的真谛。有时我恍惚间,反而觉得这不会是部爱情剧吧。其实爱情有时做到此也别无他求。屠岸贾对孟姜的一片真情,公主对赵朔的一片痴情。不过最令我感动的是,程婴和宋香,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一牵就是十几年直到相拥而去。虽然不是轰轰烈烈,死去活来,但最难得的是这份一成不变。相爱易,相守难。
宋香:“我老了,满脸的皱纹,有什么好看的。”。
程婴:“娘子再老,在我程婴眼里也是最美的,再香的花也没有宋香这朵花香。”。

5、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是人写的,所以谁对谁错也是人来指定的。国君是明君么?如心无猜忌,何会杀错忠臣;如忠奸分明,何会逃宋。屠岸贾大恶么?到满何要舍身救主?其又何立朝十几年而不倒?故而在历史面前,并无所为的大忠大恶,只有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其实对于这样的国君,赵朔也罢,韩厥也罢,只不过是愚忠而已,不如自立门户。

6、演技。其实刚开始看这部剧是冲着吴秀波看的,但最后却被男二号折服了。孙淳把屠岸贾这个角色描绘神了,特别是每次内心变化时,嘴角微微上抽、撇小胡子的动作,真是刻画的是入木三分。至于其它的,丧妻痛哭孟姜和屠岸无姜打仗回来后先面不改色,后屁颠屁颠跑到孟姜床头诉说都是非常精彩的。不过本人最喜欢撇小胡子的动作,这个微妙的演绎,可说才是把人物的精气神都完美表现的精湛演技呀。

7、至于其它的太多了,数不胜数。在这只写出独白,看官自己甄别。
到满和屠岸贾针对赵朔的:“他看过的书我都看过,他写的奏章我每篇至少看3、4遍。”。
程婴和公孙忤臼针对屠岸贾的:“我去过他的书房,到处都是书,屠岸贾每天没事都会在这里看书,有时甚至研读到深夜。”。
程婴和宋香针对识破计谋:“我在这想想看还有什么漏洞没有”。
。 。 。 。 。

     末,整体来说这部电视剧是非常隐晦的,是一个需要看了过程才能了解的电视剧。导演、编剧、演员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告诉各位看官,它描述的不是历史、不是大忠大义,它其实描述的是生活,一个真实的生活。屠岸贾为成大业几十年的步步设计努力,程婴为报仇19年的苦心经营,这些没有一丝惊艳,都是平平淡淡,一步一步重复着走出来的。所以生活永远都是平平淡淡的,即使有再大的仇恨、再大的抱负,都是这样平平淡淡的过出来的,只有在到达终点的一瞬间才是精彩激荡的,之后又会归于平淡和重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走向终点。
    写到这里才明白了程婴和 宋香相拥而去的结局,真是画龙点睛之笔为此特献5分。
(不好意思,太隐晦,写不出来这部分感受,只可领会不可言传。嘿嘿)

 4 ) 《赵氏孤儿案》程婴独白

最近看过几篇关于中国戏曲的文章,中国曲艺文化真的博大精深,里面的念白细细品着实很有韵味。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影视作品《赵氏孤儿案》,这部剧算得上良心之作。片中的一些独白片段给我留了很好的印象,今天安利一段片中江湖郎中程婴的独白。
    《赵氏孤儿案》中吴秀波饰演的程婴有很多段台词都有借鉴京剧韵白,不拘于程式,又将韵白很好的生活口语化,台词上的处理值得推敲。
       上半段叙事,表面上节奏很平稳,听起来没有波动的情感,台词的安排十分巧妙,人物内心潜台词却非常丰富,话里有话。生活用语常常出音较快,收音不明显。程婴的语速刻意的延展慢进,与传统曲艺中的半说半唱有相通之处。吐字、归韵、收音历来是戏曲和曲艺吐字发音的重要环节,这一段的吐字发音远比生活中的考究细致。口型不大,声音收敛,在出字、收音方面下了工夫,力求吐字发音的清楚。吴秀波的台词处理做到了“缓”而不“飘”,“沉”而不“拙”。字头字腹字尾分配合理,尾音有所延长但收音恰到好处,末尾呈螺旋上升如吟咏般流畅婉转,同时通过恰当的共鸣和装饰音表现了内心的波澜起伏,平稳之中蕴藏着深厚的功力,简洁之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
      下半段痛骂,跌宕起伏,行云流水,荡气回肠,嗓音略带沙哑更显刚健苍劲一气呵成,字字掷地有声,句句铿锵有力,极富韵律感和节奏感,逻辑重音每一个着力点无一不是恰到好处。 “大人”和“奸贼”的吐字很特别,“大人”类似京剧中的叫板,“奸贼ze”是典型的“上口字”,正所谓咬字千钧重,听者自动容。

 5 ) 生命与声名

为人臣,最可怕就是功高盖主,民心所向。 就算庄姬公主听从程婴的话和皇帝说处置赵朔,难道皇上会同意吗?他会违民心吗?他不敢。赵氏世代为将,削为庶民,赵朔会愿意吗?死不足惜,命对他而言,会比他的名声重要吗?他绝对不肯往自己身上泼脏水,绝对要做一个完人,做一个圣人,那他就不会是一个好臣子。韩信也是如此。而萧何则是自泼脏水留下一命。生命和声名,选哪一个呢?

赵朔自认为命贱,三番几次要为了义献上自己项上人头。而他门下食客三千,力争保他性命,为何?国之栋梁,赵朔倒下,小人得势。国君蒙蔽,社稷蒙尘,百姓蒙冤。这一颗人头,是百姓心之所系,是国家存亡之根啊。

 6 ) 狠角色玩的血腥政治游戏:评《赵氏孤儿案》



  忠良赵朔忠君爱国,仁义为本。奸佞屠岸贾居心叵测,祸国殃民,蒙蔽国君,陷害忠良,于是,赵朔满门抄斩。忠良含冤,程婴、公孙杵臼等忠义之士扼腕悲愤,誓死营救抚养赵氏孤儿,忍辱负重,终于揭穿屠岸贾的狼子野心,国君幡然醒悟,于是,忠良赵朔沉冤得雪,奸佞屠岸贾身败名裂,程婴、公孙杵臼等忠义之士流芳千古。这就是传统的忠奸善恶二元论语境中的赵氏孤儿案。
  清除忠奸善恶的道德色彩,赵氏孤儿案就是国君、强臣、近臣三方玩的血腥政治游戏:国君利用孤党无援的近臣剪除功高震主的强臣,再诛杀近臣安抚强臣党羽,同时平息民愤,收揽民心,从而达到政治平衡。

  二

  赵朔就是功高震主的强臣,赵氏家族因为追随辅佐晋文公建立霸业的赵衰而崛起,经过一代代的经营已经成为晋国的头号强臣,所谓晋国的中流砥柱,庄姬公主就直言没有赵家就没有国君。使节权奇奉国君之名,带国君之剑前往赵朔军营斩杀赵朔,结果临刑自尽,这不是因为权奇被赵朔的忠义感动,而是因为权奇知道当时的赵朔根本连国君都动不了,斩杀赵朔简直就是自己找死,所以,自尽换取忠义的名声。
  崛起的赵氏家族与国君之间的矛盾早就产生,在双方的较量中,国君搞得狼狈不堪,赵氏家族由此更加强盛,赵朔已经手握晋国军队主力。这样的矛盾不会因为流血事件的产生而缓和淡化。曾经的弑君惨剧加深了国君的恐惧,从而进一步坚定了剪除赵氏家族的决心。
  心知肚明的赵氏家族当然不会傻乎乎地坐以待毙,可行的对策就是将自己的势力加强加强再加强,对上是控制军权、政权,对下是收买民心,赵朔为什么不惜违约秦国也要用军粮赈济灾民,不是因为什么仁义,而是因为赵朔心里很明白违约的风险很小,秦国与晋国关系本来就不怎么样,违约也谈不上得罪秦国,而国君又不敢拿自己怎么样;收益却很大,可以一下子收买那么多的灾民和百姓之心。民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后来且骓冒死保护赵氏孤儿,虽然有些夸张,属于极端例子,但是,且骓应该不是个案,说明的是赵朔收买民心的回报。对外是在列国树立威信,石言为什么会在楚国与晋国交战前夕借粮给赵朔,不是因为程婴的巧舌如簧,而是因为赵朔在楚国有足够的分量,值得石言信任。后来石言的女儿草儿冒死帮助程婴,应该也不是因为程婴与石言之间的交情,草儿代表的是楚国的国家意志。
  国君与赵氏家族的矛盾反而因为赵氏家族势力的加强而逐渐白热化,国君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助手,于是,屠岸贾粉墨登场,屠岸贾就是孤党无援的近臣。屠岸贾没有显赫的家族,而且曾经在楚国受辱,而且,屠岸贾政治手腕高超,这样的人适合当国君的近臣,因为没有势力就更加忠于国君,因为有高超的政治手腕就可以为国君办事。
  赵朔和屠岸贾分别有一颗南海梦枣珠,赵朔的梦枣珠是国君在他大婚之时所赐,可见梦枣珠的名贵,那么屠岸贾的梦枣珠应该也是国君所赐。有意思的是,赵朔的梦枣珠可以解毒,而屠岸贾的梦枣珠则可以下毒,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隐喻:屠岸贾是国君的一把刀,用来杀人,所以要赐可以下毒的梦枣珠;赵朔位极人臣,所以要赐可以解毒的梦枣珠保平安。执此而论,冉白与屠岸贾之间的勾结应该也是国君的意思,冉白扮演的也是近臣的角色,冉白是猥琐版的屠岸贾。引而申之,卑南叛晋也不是屠岸贾能够一手操控的,背后也应该有国君的影子,目的在于削弱赵朔的羽翼,果然,赵朔的亲兄弟赵克阵亡。赵朔愿意用卑南交换程婴,不是因为仁义,而是因为明白其中的水有多深,就算是卑南面见国君,也动不了屠岸贾,赵朔的犹豫在于赵克因为卑南而死,自己却难以手刃仇人。公主支持赵朔最坚定,因为身为宗室的公主也明白国君的心思。作为局外人的程婴最初还蒙在鼓里,当程婴看到卑南的人头一下子明白了国君、赵朔、屠岸贾之间的关系,不由得发出赵朔必败于屠岸贾的感慨。
  屠岸贾只能运筹帷幄,不断削弱赵朔的势力,国君能够将赵氏家族灭门真正靠的是郄氏、栾氏家族的支持,这两个家族同样掌握军队,联合起来可以抗衡赵氏家族。
  国君可以在一夜之间灭赵朔满门,却难以一下子剪除赵氏党羽,于是,屠岸贾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国君一方面利用屠岸贾进行政治清洗,另一方面则是要让屠岸贾的手沾上赵氏党羽、甚至更多无辜者的血,处于声名狼藉、血债累累的政治绝境,从而更加坚定地站在自己的阵营,同时也为以后诛杀屠岸贾平息民愤、收揽民心埋下伏笔。
  屠岸贾以后难逃一死,那么,赵氏家族获得平反也是势在必然,正因为如此,赵氏孤儿就有存在的价值,也就是说,赵氏孤儿是国君以后诛杀屠岸贾的一颗棋子,这是赵氏孤儿能够幸存下来的真正深层次原因。
  屠岸贾当然也知道国君的意图和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对于屠岸贾来说,要避免被诛杀的结局,就要取代国君,所以,屠岸贾的狼子野心不是没有道理,但是,肯定不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而是为了自保。
  屠岸贾掌握政权,连结秦国,这和赵朔当年加强赵氏家族势力其实是一个道理,但是,屠岸贾要收买民心就比赵朔要困难,因为屠岸贾手上有赵氏党羽的血,而赵氏家族很得民心。缓和与赵氏党羽的矛盾,从而收买民心,为自己取代国君的道路扫清障碍,所以,屠岸贾能够长时间容忍程婴。从这个意义上说,赵氏孤儿是国君的棋子,也未尝不是屠岸贾的棋子。
  郄克一死,国君的一轮政治清洗暂告一个段落,新一轮政治清洗拉开帷幕,国君一反常态,不听屠岸贾之言,力主韩厥挂帅出征,就是扶植赵氏党羽诛杀屠岸贾的开始。
  韩厥凯旋而归,国君同意韩厥祭拜赵朔,这是一个再明白不过的政治信号。草儿可以公开影射政治,而屠岸贾却束手无策,因为草儿的背后不但有赵氏党羽的代表程婴,更有国君。政治清洗需要舆论的配合,程婴所谓三件大事中就有草儿要出头,就是这个意思。
  政治清洗还需要摆得上桌面的理由。当年灭赵朔满门的理由是赵朔主谋行刺国君,十九年后诛杀屠岸贾的理由是屠岸贾叛国。所以,位极人臣的屠岸贾会在那么短时间里就成为叛国罪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只有傻乎乎的韩厥高喊着为赵氏复仇诛杀屠岸贾,这怎么可以成为理由?当年灭赵朔满门是国君拍的板,如果为赵氏复仇,诛杀屠岸贾以后呢?国君怎么办?国君让赵武办理屠岸贾案件目的无非就是要让赵武代表赵氏家族表个态。

  三

  赵氏孤儿案是血腥的政治游戏,只有狠角色才能够玩得起。
  屠岸贾以全城婴儿要挟程婴交出赵氏孤儿,又逼迫程婴亲手摔死自己亲生骨肉,这通常被用来证明屠岸贾的心狠手辣。诚然,屠岸贾是个狠角色,但是,换个角度来看,为什么屠岸贾要以这样的方法来验证程婴手中的婴儿的真伪?因为在屠岸贾看来,人不可能亲手摔死自己的骨肉,也就是说,屠岸贾自己不可能亲手摔死自己的骨肉,换句话说,屠岸贾对别人可以无限度地狠,对自己特别是自己的至亲却狠不起来。
  反过来,程婴却可以。到满、石言都说程婴是个疯子,就是感觉到了程婴有着常人难以比拟的狠,程婴自己也知道,所以,早就放言自己可以战胜屠岸贾,因为比狠,屠岸贾根本不是程婴的对手。一个人可以亲手摔死自己的亲生骨肉,还可以保持十九年的从容镇定,这是什么样的狠角色!
  到满也狠,但是,到满是对明确的对手的狠,到满可以不惜受辱、坚持不懈地谋杀程婴,但是,当屠岸贾征调赈济灾民的粮食时,到满却狠不下心来。
  公孙杵臼也狠,和程婴一样,公孙杵臼为了达到目的也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妻子,而且,将婴儿掉包的办法公孙杵臼也想到了,所以,如果公孙杵臼站在程婴的位置,很可能就是另一个程婴。
  庄姬公主也狠,全城婴儿岌岌可危,公主无动于衷,庆幸的是赵氏孤儿还在人间。后来质问程婴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儿子献给屠岸贾。
  赵朔应该也是个狠角色,但是,在忠奸善恶二元论的语境中,赵朔是忠良,从头到脚满是道德色彩,所以,很难感受到狠。但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赵朔如果不狠怎么可能吸引到那么多狠角色,怎么可能镇得住那么多狠角色?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因为忠奸善恶二元论的语境,忠良意味着仁义,奸佞意味着权谋,所以,赵朔在与屠岸贾的较量中节节败退,因为权谋的缺失有助于忠良形象的树立。
  另外,国君、韩厥、草儿,等等,也都是狠绝色,否则怎么会在这场血腥的政治游戏中玩得那么起劲。
  不狠的是宋香。宋香是一个正常人,不同意程婴与卑南交换、想着程婴为国君治病飞黄腾达,想着和公主或者屠岸贾攀亲戚,坚决不同意牺牲自己的骨肉,甚至不同意赵武认祖归宗,等等,这些都是正常人的想法。正常人玩不起血腥的政治游戏,所以,宋香疯了十九年。
  赵氏孤儿案不是个案,凡是专制社会都会有赵氏孤儿案,都会有国君、赵朔、屠岸贾、程婴,等等。血腥的政治游戏遵循的是成王败寇的规则,所以,同样是狠角色,有的身败名裂,有的流芳千古。

 短评

咩哈哈,孙酥和吴酥的CP闪瞎眼啊!屠岸贾其他时候都很可恶,就是跟程婴在一块儿时特别可爱!

6分钟前
  • tangmm
  • 力荐

有人文情怀的古装剧 顶波波!

10分钟前
  • rooneyhenr
  • 力荐

波叔的神级演技啊 热泪盈眶般的感动

14分钟前
  • 不侠与
  • 力荐

屠婴=______.=叔17集太赞了!!!!叮叮略别扭 可云的造型=.3= 其他没啥~

16分钟前
  • 斋少瑕
  • 还行

波叔~超棒,从剧本到演员,都很拿的出手,就喜欢这种场景还原度高的电视剧,看起来才不出戏,才像古代,孙淳的屠岸贾演的也是出神入化,很好了

21分钟前
  • yxcywmcst
  • 力荐

其实是《往事并不如婴》vs《晋国以往历史问题的决议》,嗯。

22分钟前
  • 祥瑞御兔
  • 较差

我觉得挺好看的呢..

25分钟前
  • 海德Head
  • 推荐

人生就这样了。。。

30分钟前
  • 良吉吉Bee
  • 还行

秀波伯伯和孙淳搞暧昧,秀波伯伯太帅了。

32分钟前
  • 小 染
  • 推荐

节奏感把握的国产剧集里数一数二!

33分钟前
  • 小明明
  • 力荐

“这19年来,每年的某一个日子,总能见到百姓祭奠赵朔大人,在祭奠那些被大人下令处死的婴儿,大人,你抓也抓了,杀也杀了,可就是禁绝不了关于赵氏的传言,在市井中口耳相传,传承不断”

35分钟前
  • 【Hector】
  • 力荐

就算不看剧也要看那版40分钟的片花!吴秀波孙淳等人的演技好的没话说!摔孤一场戏,看得人心惊胆战殇恸无比!无论内地港台演员在该剧里融合的很好,真心做戏的人值得称赞!

38分钟前
  • 勿谓言之不预吖
  • 推荐

可以砍二十一集

43分钟前
  • 白色的蓝
  • 还行

抓也抓了,杀也杀了,可就是禁绝不了关于赵氏的传言,在市井中口耳相传,传承不断

46分钟前
  • Roy
  • 还行

萌酥了,打开电视看秀波蜀黍的感觉真好!!!!!!

50分钟前
  • 草莓熊草莓熊
  • 力荐

吴叔和孙叔好萌

51分钟前
  • 子恒
  • 推荐

好演员,好剧情,好感人

56分钟前
  • 午夜的蕾丝花边
  • 力荐

吴秀波在17集的表演堪称殿堂级,太让人动容。面对儿子长达8分钟的喃喃独白、一身素服见屠岸贾时的崩溃绝望自难言语、城楼摔孤的面如死灰痛彻心扉,难道还不能把你逼下泪来?孙淳亦大赞,与程婴对饮二的手势正反翻转,听到儿子哭声跑得屁颠屁颠,小动作微表情值得玩味。编剧有硬伤,吐槽无力。

1小时前
  • 休矣美矣
  • 推荐

哎呦,我老爹看得眼泪哗哗的

1小时前
  • noshortassgods
  • 还行

还可以呀 借古讽今太明显了 是怎么过审的啊

1小时前
  • 非洲毽子踢爸爸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