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改编自一个真实的银行抢劫案。2006年,一群盗贼抢劫了位于阿卡苏索的里约热内卢银行,这被认为是历史上最著名、最聪明的银行抢劫案之一。他们抢劫银行所采用的方式和在那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都让人惊讶不已。
『极盗行动』
改编自2006年阿根廷的真实劫案,
电影的投资和编剧便是当年的主犯费尔兰多·阿劳霍,
可以说高度还原了当年的实况。
从组建人马,
到布局计划,
再到行动,
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用的炉火纯青,
紧张又不失幽默,
整个过程不用一枪一弹,
纯凭仿真玩具和自学的谈判技巧全身而退,
实在刺激。
而在真实事件中,
仅五周后,
他们逐一归案,
因为用的是仿真玩具且没人伤亡,
加上被劫的是富人区银行,
敢出面认定的失窃金额仅为117万美金,
所以每个人的刑期都不长,
落网似乎也是计划中的一部分,
由此想到在银行里留的那段话“在富人区里,不用刀枪,没有怨恨,只关金钱,无关真情”,
讽刺意味十足!
【8或9分】
原文发表于北青艺评
《极盗行动》作为阿根廷在中国上映的第一部商业电影,剧情足够让观众大跌眼镜:一伙人抢劫了富人区的一家银行,然后在警察的重重包围下,带着价值约2000万美金的财物,悄无声息地溜之大吉,而且全程无暴力无伤亡。关键问题是,这个剧情并不是编剧导演脑洞大开想出来的,而是2006年发生在阿根廷的真实故事。事实上,影片的编剧之一费尔南多·阿劳霍(Fernando Araujo)就是当年这桩劫案的策划人。那么为何他要策划这样一桩惊天劫案呢?
费尔南多·阿劳霍出生和成长于阿根廷的中上阶层家庭,是一名造型艺术家和武术教练。2004年,一个疯狂念头在他的脑中挥之不去:实施一次完美银行抢劫。于是,他找来了一名工程师和几名职业神偷组建起了梦之团队,并制定了一个万无一失的抢劫计划。经过两年的筹备后,2006年1月13日,抢劫如约上演:他们持枪冲进了了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北部Acassuso的河畔银行(Banco Río),在 300多名警察包围下,打开了147个保险箱,取出大量财物。与此同时,全国的观众都通过电视台直播关注着河畔银行。六个小时后,特种部队冲进了银行,发现里面只有安然无恙的人质,和几把假枪,并没有一个劫匪。原来,劫匪着早已经带着抢劫而来的价值约2000万美元和财物,从事先准备好的下水道逃走。事实上,当警察冲进银行时,阿劳霍和他的伙伴们已经在安全的地方边看电视边数现金了。奇迹还在后面,案发五周后,他们诸一归案。但因为现场使用的假枪,且没有人员伤亡,认定的失窃数额又很少——只有117万美元,所以,他们的刑期都不长,主谋阿劳霍的刑期是一年零七个月。梦之团队出狱后,都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工程师继续开着一家工程修理店,受人尊敬,甚至被引为传奇;乌拉圭神偷在乌拉圭开了一家珠宝店;主谋阿劳霍先是写书,现在又拍上了电影……但那起案件留下了无数的谜团:抢劫的金额到底是多少?为何只认定117万美元这么少?过程是怎样的?刑期为何如此之短?这些谜团在媒体、警察和几个劫匪的不断重述中变得愈加扑朔迷离,后来,它甚至被称为世纪大劫案(影片名片的直译)。但策划人阿劳霍感觉意犹未尽,用他的话说就是“完美地执行了一项罪行,却没有机会获得荣誉,这有点像拥有一幅无法展示的毕加索”[1]。他始终记得自己是一名艺术家,抢劫银行的目的也是为了完成一件完美的艺术作品。为了让这件艺术品得以保存,他决定参与拍摄一部电影。于是就有了这部名叫《极盗行动》的电影。
在富人区里,不用刀枪,没有怨恨,只有金钱,无关真情。
En barrio de ricachones, sin armas ni rencores, es solo plata y no amores
不像其他阿根廷电影的苦大仇深、爱恨情仇,虽然是犯罪片,但《极盗行动》是以一种轻松、诙谐的喜剧方式展开的,无关阿根廷动荡的经济和复杂的政治,仿佛只是一场抢劫游戏。整部影片回顾了抢劫发生过程:从策划、召募、筹备、实施,到逃脱、被捕、刑满释放。但影片把主要篇幅用在了筹备和实施上,前者在电影中用了38分钟,后者是42分钟。这样的时间安排,注定了影片节奏不可能是惊险刺激、跌宕起伏的,而是舒缓的、诙谐的。即使在实施抢劫银行的过程中,也是按部就班、从容不迫的。它不需要观众过多的情感参与,换言之,这是一个没有恨,甚至充满“爱”的犯罪故事。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影片没有悬念和惊险,影片前半部分留下了许多悬而未决的疑问,后面则用闪回蒙太奇的方式回答。比如,工程师制作的用来撬开保管箱的“动力大炮”在前面并没有出现,再比如乌拉圭小偷马里奥为了练习谈判技巧而上过表演课程、他们使用的枪都是假枪等细节,都是在抢劫的过程中交待的;观众这时才得知,这些安排是为了被捕后减轻刑罚——也就是说被捕也完全在计划之中。
最有趣的是抢劫的过程,不仅没有血雨腥风、尖叫恐吓,反而是有条不紊、欢歌笑语的。影像在警察、劫匪与人质之间来回切换。警察那边紧张万分,劫匪则忙碌于打开一个个保险箱,而人质的这条线是轻松愉悦。我们看到上过表演课、又阅读了谈判手册的灰色西装男人,游刃有余地应对着警察和人质,简直是享受其中,最后他甚至带头为人质中的一个老太太唱起了生日歌,然后又“漫不经心”地放走了她。
于是在影片第83分钟时,我们看到了小山一般堆起来的美元与财宝,和六张喜笑颜开的脸。
鉴于“被捕”也是完美计划的一部分,所以,他们之后还是被捕了。被捕的这一幕,在影片中突出其来且最为紧张刺激的段落,他们当着家人的面被警察逮捕归案。但主谋阿劳霍的被捕依然是安静而从容的,他抽着大麻,欣赏着雪山的风景。而且在影片中,上一个镜头他被捕,下一个画面就是他出狱,音乐中的口哨声也继续着那份悠然和劫匪们之间轻飘飘的友情。
最后,画外音交待了劫匪都们出狱后的生活:除了一人车祸死亡,其他人都过着自在的人生,有些甚至还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也就是说,他们没有“恶有恶报”,他们不仅得到了善终,而且被阿根廷人视为偶像和英雄。
要理解这一点,要懂得何为阿根廷和阿根廷人。
所有的阿根廷人都为一种想像的、英勇而神秘的、专门用在吵架斗欧和搬弄是非的人身上的过去而感到骄傲。——博尔赫斯
虽然华丽的影像和美好的结局,会让观众误认为阿根廷是一个富足且宽容、自由且民主的社会。然而事实上自独立(1816)以来,阿根廷就经济危机频发,政治黑幕重重,再加上政变、独裁、暗杀、腐败、贫富差距等问题不断引发着各样的暴力事件,因而“虐待、愤懑、怀疑深入肌髓,成为人民性格的一部分”[2]。因此,这个故事能够成立,与阿根廷的经济乱象和政治困境密切相关。首先观众一定会疑惑,为何阿根廷银行里存的都是美元?1980年代,刚刚从威权政府恢复为民主政府的阿根廷又陷入了经济泥潭,政府靠印刷钞票弥补财政赤字,由此又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而在总统卡洛斯·萨乌尔·梅内姆政府执政的1990年代实行的是新自由主义政策,为遏制通胀,采取了本国货币比索与美元1比1的固定汇率制度。这种汇率制度虽使通货膨胀得到了控制,但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到2001年,阿根廷陷入债务危机,12天内,总统换了五届,比索大幅贬值,数百万人的财产化为泡沫。因此在阿根廷人眼中,银行与强盗无异(这个观点在阿根廷的另一部影片《英勇废些》中有更赤裸裸地表达)。自此阿根廷人就不再信任银行账户和本国货币,他们把美元、珠宝等放入银行保险箱,于是就有影片中出现的大量美元、金条。而在阿根廷人眼中,影片中这家富人区的银行尤其是大众头号公敌[3],因此,劫匪们的行为就更像是行侠仗义的罗宾汉。
另一个问题是,为何被劫的财物有2000万美元,认定的只有117万美元?首先因为银行必须为储户保密,而储户的钱有很多来历不正,甚至是赃款,所以他们也不敢把准确数目告诉警察;其次,这些财物都买了保险,所以储户并都得到了赔偿。其结果是,劫匪们只交出了一小部分钱,剩余的钱全部洗白。最后因为认定金额不大,用的是假枪,认罪态度又好,所以他们在几年内全部出狱,之后光明正大地过上了优雅富足的生活。Bravo!
一次次金融危机,使阿根廷人的钱在银行消失,而现在,有人用如此传奇的方式把钱从银行抢了出来,而且,没有暴力,没有受害者,不能不说是大快人心的抢劫。正如他们留在银行里的那张纸条上说的:“在富人区里,不用刀枪,没有怨恨,只有金钱,无关真情。”甚至,他们其中的几个还因此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如片尾所交待,工程师继续他的机械工程事业;另一个成为谈判专家,解救人质168人,无一人伤亡;而阿劳霍继续当他的艺术家。
“所谓至善,是让人找到自己的使命,那种不惜牺牲生命也要完成的使命。”在影片开始不久,策划人阿劳霍就说出了这番言论,一举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了善与恶。
阿劳霍是个艺术家,一个艺术家的使命是创作独一无二的作品,并使之保存下来,得到大众的赏识;这次抢劫行动,就是阿劳霍精心策划堪称完美的作品,一件万众瞩目、过程和结尾都让人称快的艺术作品。不时响起的口哨声,使这部成为一部赏金杀手般的传奇故事。
在经历了“肮脏战争” 8年,失去的10年(1980年代),失望的10年(1990年代)之后,近20年的阿根廷一直在复苏之中。盗匪主题和犯罪喜剧的出现,意味阿根廷人化苦痛经历为非凡创造力的决心与勇气。与其哭泣,不如狂欢;与其愤怒,不如大笑,这也许就是当代阿根廷人的心声。换言之,只有内心强大和成熟的人,才勇于自嘲,这是否意味着阿根廷人正在走出受虐的被害者心理,把幽默与乐观植入自己的民族性?
事实上,盗匪成为英雄,阿根廷并非孤例,早在1960年代巴西新电影时期,巴西导演格劳贝尔·罗恰就一再采用观众喜爱的盗匪主题,他认为盗匪片之于巴西,“就像日本的武士片或美国的西部片……他们(盗匪)是巴西民俗神话的真正英雄” [4]。而之后,巴西的盗匪片如《上帝之城》(2002)、《人类之城》(2007)等也都获得成功。近年来,阿根廷也刮起了一阵盗匪片热潮,这一类的影片有《犯罪家族》(El Clan,2015)《死亡天使》 (El ángel (2018)、《失忆摩托》(El Motoarrebatador ,2018) 、《英勇废柴》( La odisea de los giles 2019)等,凑起来也是一部“恶棍列传”(博尔赫斯的小说)。
关于“世纪大劫案”的传奇还在不断书写中,先是根据劫匪之一贝托(Beto)的访谈写的两本书:《没有武器或怨恨》(Without Arms or Grudges) 和《世纪劫案:秘史》(Robbery of the Century: The Secret History);另一名劫匪维特(Vitette)则声称其他的书都是虚假的,真相在他写的书《我的真理!》(My truth!)中;主谋阿劳霍也写了一本书,还编剧了这部电影。事实上,每一本书都只是这个阿根廷传奇的一个版本。无论如何,当犯罪成为万众瞩目的传奇,劫匪成为受人喜爱的英雄,抢劫成为一场媒体与大众的集体狂欢,它的时态可能永远是过去未完成时(西班牙语的一种时态)。影片的导演Ariel Winograd 则称之为“史诗”:“这是一件标志了新文化的新故事”。[5]
[1]“After all, executing a crime this perfect and then never getting a chance to take credit for it is a little like owning a Picasso you can't display.”//www.gq.com/story/the-great-buenos-aires-bank-heist
[2]玛丽·阿拉纳.银、剑、石 : 拉丁美洲的三重烙印. 北京: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1:163.
[3] “El banco era el enemigo público número uno del pueblo”. //elpais.com/cultura/2021-07-02/un-atraco-de-19-millones-de-dolares-por-amor-al-arte-que-marco-a-argentina.html
[4] Julianne Burton.拉美电影与社会变迁.迷走译.台北市:电影资料馆.1996:155.
[5] “Es una historia que marcó nuestra cultura” //elpais.com/cultura/2021-07-02/un-atraco-de-19-millones-de-dolares-por-amor-al-arte-que-marco-a-argentina.html.
是不是觉得本文的标题很拗口?认为这个标题是错的? 让我娓娓道来—— 2006年,一伙劫匪抢劫了位于阿根廷的阿卡苏索的里约银行,这被认为是历史上最聪明的世纪大劫案!尤其奇葩的,他们抢完银行后,还不过瘾,认为自己的抢银行艺术没有得到充分的炫耀,顺便又拍了这部电影! 先说一下大致内容:主人公费尔南多,是一位艺术家,偶然情况下,发现银行门口有个下水井,井下四通八达。他又装作去银行拍照,故意被请到地下室喝茶,弄清楚了银行地库的地图。随后,他找来一群小伙伴,通过数学计算,在井下打了一个洞,精准的直通银行地库。
然后他们分为两帮人: 一帮人包括医生安东尼奥、花心男贝托、灰外套小偷马里奥,正大光明的去银行一楼大厅抢劫,并绑架人质拖延时间——给警察造成他们无路可逃的假象。绑架人质期间,他们还轻松的放走了三个人质,分别是:一、银行保安,连带保安的手枪也还给他(因为这是真枪,他们不敢留在身边);一位尿急的小伙子,让他出门找警察尿尿;一位正巧这天过生日的老太太,劫匪居然在现场制作了一个点了蜡烛的生日蛋糕,让全场人唱起了《生日快乐》,并给老太太过了一个温馨无比的生日,导致老太太被放出来后,还在一个劲的对公众说:“里面都是一些好人。”警察着急了,请了一个谈判专家谈判。灰外套小偷马里奥为了在谈判中拖延时间,居然事先学习了《法律谈判》,并报名参加了“演员的自我修养”培训,成功的把警方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另一帮人包括主犯费尔南多与工程师塞巴斯蒂安,则悄悄的从地洞钻入银行地库打开保险柜偷钱。工程师是个动手能力极强的宅男,自制了暴力开锁工具,打开一个保险柜只需要七秒钟。他们一共打开了143个!
最后在警察的重重包围下,两帮人会师,扛着战利品钻入地洞从下水道逃走了。他们通过开车的朱利安接应,顺利回到老巢,分赃完毕,开始各自享受人生。 你们认为这就完了么?不!这才只是闹剧的开始。案发五周后,花心男贝托劈腿了,被老婆抓住,愤怒的老婆立刻报警,将自己老公和同伙全部供出来。于是这群劫匪全部被抓进了牢房。但是,他们从牢房里出来后,又开始继续享受人生。享受人生甚至包括:向外界炫耀自己的完美计划,然后拍了这部电影!
许多观众表示:没看懂劫匪被抓后的剧情? 这儿,请让芊芊简单分析下: 首先,劫匪抢劫时,全部用的玩具枪,并且善待人质,没有对任何人造成实质性伤害,导致他们在法庭上判刑很轻。 其次,劫匪总共抢劫了多少钱?不知道。根据劫匪出狱后接受新闻采访,大约接近2000万美元。其实这个数据,银行应该知道,但是银行不敢说,因为这家银行有责任为客户保密。丢失的钱财,都是客户寄存在银行的私人保险柜里。这些钱,大部分都是不干净的,甚至是赃款。所以,哪怕客户丢了很多钱,客户也不敢把真实数目告诉警察。所以,这就导致了一个极其尴尬的事儿,明明丢了将近2000万美元,但是只有117万美元报警了。所以,最后警察只能追回117万,至于剩下的钱,没有人追究,就被洗白了,留给他们出狱后享用。 更奇葩的事儿发生了,其实劫匪都是故意被捕的,包括利用花心男的妻子报警。因为他们早就知道这位妻子和大家都打过照面,并且能猜到真相。他们需要一个合理的被捕契机。只有被捕入狱再出来,他们的身份才能洗白,不会再是惶惶不可终日的抢劫犯,而是可以肆意走在大街上的释放人员,可以安安心心的享受人生。 ——以上都是新闻采访出狱后的劫匪,他们自己说的。又有人问,此时劫匪为啥敢说了呢?额,因为他们已经受过了法律审判了,并且已经熬过了阿根廷规定的诉讼时效。 也就是说,他们被轻判的原因有三个:一、使用玩具枪,并且善待人质;二、抢劫数目不大,只有117万,并且全被追回。三、他们被逮捕时没有任何反抗,在法庭上认罪态度良好。
所以,最后六个人,在现实中的结局如下: 开车接应的朱利安因证据不足,没被判刑; 医生安东尼奥判了两年,出狱后因车祸意外死亡; 花心男贝托判了八年,出狱后在一个海岛上盖了豪华别墅,天天开着豪华四驱车享受人生;每当记者采访他这件事时,他都会感到很骄傲:“没错,这就像一枚漂亮的胸针(本人原话)”。记者们根据对他的采访,还出版了两本《世纪大劫案》的书,结果他还嫌记者没把他写得更帅气。 灰外套小偷马里奥判了七年,因为是乌拉圭人,被引渡到乌拉圭,答应永不进入阿根廷后,只坐了四年就出来了,然后娶了一个比他女儿还小的老婆,用抢来的珠宝开了一家珠宝店,本来生意平平,但因为这部电影播出后,他的珠宝店反而成了网红店,大家都来和他合影,生意好的不得了。他自称蜘蛛侠,劫富济贫,还趁热打铁,准备自己写一本书,记录这场匪夷所思的行动; 工程师塞巴斯蒂安判了一年九个月,出狱后,仍然开着器械店,但是在这部电影播出后,他大肆宣传“我就是电影里那个工程师”,结果导致大家都来买他的商品——气得里约银行将其拉黑,不再接受他的任何业务; 主犯费尔南多,居然判的最少,只有一年七个月,出狱后,他认为“完美地执行了一项罪行,却没有机会获得荣誉,这有点像拥有一幅无法展示的毕加索(本人原话)”,于是,他投资拍摄了这部电影,并担任这部电影的编剧,又美美的赚了一大笔票房收入!最后,他庄严的给自己的行为下了一个定义:“在人类历史上,只有两件事超越生命,儿童和艺术。我这样做是为了艺术部分(本人原话)”。
这部电影,看上去相当的荒诞。但是,这部电影没有讲出来的事实,其实比电影更加荒诞。——艺术来源生活,但生活远比艺术精彩!
鉴于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相关专门人士的罕见吧,以及这些文化与中文较少的文化交流……所以当我们汉字的世界里突然出现一部讲阿根廷人抢银行的电影时,不免出现一时洛阳纸贵的现象。
电影还是挺好看的,同一时间地点同一伙人又是抢又是偷同一间银行,还完成了,是不是很有“鸡味”
然而吃完了鸡咂么回味的当口,并没有对电影本体发生了什么特别兴趣,反而被真实的背景勾去了魂。一通东刨西翻,收获了了,有限的内容几乎都是互联网风格的复制粘贴,还有就是些不明就里的装模作样。比如,对片中苦主BANCO RIO的翻译称谓问题,一部分中文资料称作“里约热内卢银行”甚至被不明真相者引用……
巴西大城里约热内卢是有个昵称叫Rio 因为里约热内卢葡萄牙语“Rio de Janeiro”意为“一月的河”所以,在葡萄牙语和相近的西班牙语里,Rio是河的意思。
那你说为什么阿根廷人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抢了一个本土排名第三的的银行要叫一个巴西城市的名字呢……
被抢的这家银行创立于1887年,老字号的历程也经历了一番前世今生的颠沛流离。最初,它的名字叫作“EL Banco Espanol Del Rio de La Plata”拉 普拉塔河西班牙银行。1988年,被第三方收购后改名为“BANCO RIO”不知为何去掉了拉 普拉塔这个地标元素,大概想要风行世界,全球化吧。再后来,也许是2006年被本片抢了太多钱,经过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操作后,银行名字在今天已变更成为“Banco Santander rio”桑坦德 rio银行 之所以这么叫,我觉得可能因Banco rio这个组合的品牌影响力太大,以至于新东家难以割舍,毕竟在阿根廷并没有一条桑坦德河。
喜欢阿根廷足球的朋友应该至少耳闻过桑坦德竞技队这个名字吧,那自然就是被这家银行包养的原因了。
顺便一说,桑坦德是一个西班牙城市的名字,桑坦德银行是一家西班牙金融企业。
又一说,Rio de La Plata,拉普拉塔河口,这是阿根廷和乌拉圭之间界河入海口的名字哟。有点丹东和朝鲜新义州那么个意思……
所以别闹了好嘛
《世纪大劫案》
本片改编自一个真实的银行抢劫案。2006年,一群盗贼抢劫了位于阿卡苏索的里约热内卢银行,这被认为是历史上最著名、最聪明的银行抢劫案之一。当然,曲折有趣的故事直接讲就够了。
看了太多的抢劫银行案电影,回头看这一部,似乎没有多了不起,但其实找到了之前那些电影的“底本”。
电影既基于真实案件,也展示了所谓“世纪大劫案”的头衔实至名归。
潮州有句俗语,所谓做贼状元才。而这部影片展示的是一种“计划周全”的劫案。
本来世界上没有周全之说,一个小小的意外可以撼动完美的计划。但是因为计划完美到超乎想象,却又可以另作一说了。
首先,因为之前发生过劫匪冲突中,人质死亡的事件,所以抢劫的策划者,既定了一个“和平抢劫”的策略。即带着仿真枪进去抢劫,这样既不会伤人,也让抢劫后可以减轻罪责,而最终法庭对他们的判决也说明了这一策略的正确性。
其次,策划者不断转换思维,使得计划趋于完美。一开始他是意外地掉了根烟,然后烟被雨水冲进了井盖,然后他看着水的流向,看到了眼前的里约银行,也看到了后面的河流。于是他逆向思维来了,从正门偷抢都难,但是从下水道进入银行容易,挖地道就可以直接挖到银行底部的金库。然后,好的点子需要——资金和技术扶持,于是他引入资金和技术,找到了挖掘的工程师,找到了一个惯偷出资,开启了他的计划。问题是,越挖投资人越退缩,因为挖了又如何,银行金库的保险柜肯定很难打开(对之了解甚少,不像其他电影里,总是轻易幻想着银行的保险箱是哪种型号),客户的托管箱又很多,就算挖通了,没有办法拿到手,那也浪费时间。于是他就打退堂鼓,其他人也准备放弃。但是策划人在和爱人看星星时,谈到我们看到的星光是多年前的星星发出的,可能看到的星星,现实中已经毁灭了。于是他被激发出更大的“逆向思维”来——白天,银行有警卫看护,那就得持枪抢劫;晚上,银行的钱搬进了金库,那就得开锁行窃。但是如果白天去抢劫,然后利用人质拖延时间,然后就不用开锁,轻松可以把钱全部拿走。而且这样一来,警察根本就不会注意到抢劫犯挖了下水道,一直以为劫犯困在银行里。
最后,实施的过程中,肯定还是会有意外。策划者一开始进入银行了解内部结构,所以带了小型相机去拍,结果被银行的警卫发现,被带走讯问。但是幸好他机智地将相机卡藏在指缝,而且利用自己艺术家的身份,和警卫的“人权意识”打掩护。这和之前片中惯偷半夜去偷东西(先假装把自己的钱托管该机构,其实藏了定位器。半夜通过定位器找到保险箱,用电钻打开保险箱)却遇到了清洁工,结果声称自己是新员工,要找东西,蒙混过关顺利跑掉一样。此外,影片还藏了一个我们不知道的“方案”,比如精明的警察发现了井盖,派出拦截的水警。我们想当然就是从挖掘处附近的河流跑出来。其实他们是划船到另一个井盖,而井盖上停着准备接他们的车,通过车底部的开口他们爬出来,运走钱财。而这时候又是一个意外,前来增援的警车刚好从他们身边开过。此外,惯偷为了节省资金,没有给小艇配置动力系统,导致劫犯要一起划船,在警察发现劫犯已经逃跑,开始追捕,这也增加了危险性。当然,也正因为他们的计划巧妙,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所以抵消了这些必然会出现的偶然性问题。
说到时间,片中还分配了工作,虽然投资人是个惯偷,但是却必须赋予另外的工作,因为工程师要负责撬开客户的托管箱,其他人要负责搬东西。所以,惯偷还要拿着一本厚厚的“谈判指引”,了解警察的谈判策略。所以,他不断地安抚人质,让那些会造成混乱的人质——比如有点迷糊的老太太,还有那个吓得一直要撒尿的年轻职员,先行离开。因为一个个地释放人质,慢慢地谈判,让谈判官获得一种自信,可以通过谈判慢慢地救出人质。并且按照惯偷的要求撤出楼顶的狙击手。所以,知己知彼,声东击西这些《孙子兵法》的还是真正永恒的。
当然,最后罪犯还是逃不了追责,因为坏人团队里总有笨蛋,而笨蛋总会因为肆无忌惮出问题,其中一个因为出轨,而被妻子检举,赃款也被找到,因此抢劫犯一窝端。不过,我看的时候就在想,他们怎么不移民呢?抢劫的钱也够多了,也许他们还是很喜欢故乡吧。2020-11-08
故事表现“偷盗”的场景,和一般的“神偷”电影不太一样,甚至还略显粗糙。
但故事奇妙就奇妙在,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而故事里头的内幕究竟是什么,案犯还担心大众了解得不够详细,自己投资拍了一部电影,来个大揭秘。
至于,“投资”用的是哪儿来的钱,这案犯可不想通过拍电影的方式告诉你们。
作为一部“传奇”的偷盗,故事中的人物,可没想着怎么炫怎么来。
老老实实挖洞。
该老老实实解初(高)中几何的时候,就老老实实的算。
至于如何打开保险箱,这个问题他们也没准备请教渣导,直接暴力拆解不就得了?
关键问题是,人家连后路都想好了。
准备老老实实坐牢。
为此,人家早就研究了相关法律,算好了自己的刑期。
他们根本没打算过逃亡的生活,坐牢嘛,不就是“带薪休假”么。
其实,整个故事看起来,如果不是真实事件,很难想象这真的真实发生过,做个计划甚至把坐牢都计划进去了,这计划书也没什么可以说的了,值得很多企划好好学习学习。
故事的最后,给了一句话,还是值得寻味的——富裕的邻居,没有武器也没有怨气,只有金钱,没有爱。
哎,一句话表达了太多的内涵。
教学片。开保险箱就像是开盲盒,紧张快乐又刺激。7
出乎意料的好看啊!
现实比故事精彩,抢银行的贼首为了纪念自己抢银行的完美行动给自己拍了部电影。很明显抢银行的水平比拍电影的高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第一次看露天电影没有经验穿得少,真是太冷了,平遥的昼夜温差好大,荒诞感和戏剧化都还不错。
没有不透风的墙,不过就故事性来说,那个石家庄1997年抢劫运钞车嫌犯藏身法院22年,官至副局长,拍出来剧情比这个应该要优秀吧。
比起这行为艺术般的偷盗行为,导演好像更不能容忍出轨这件事。
如果你的钱来路不明,那你最好不要背叛你的老婆
一群可爱的异想天开的大盗,偷了一个银行,估计这群人是最可爱的窃贼了,在银行里给老奶奶过生日的桥段让人笑喷,故事也足够传奇,毕竟都是真人真事哈。3.4
真实事件改编加多一星。这年头。为抢个银行,可以去学学演技班,还疯狂看书研究谈判术。谁不说一句。。。有志者事竞成呢。。。。
从导演、编剧到演员,都对这个劫案的当事人怀着满满的欣赏和爱意来创作的啊!
根据发生在巴西一桩真实银行劫案改编。六名劫匪谋划严密,执行到位,未费一枪一弹,未伤一人,顺利将一家银行保险库打劫一空,然后在警方眼皮下连人带物消失。真可算是高智商犯罪。若非其中一人得意忘形,被妻子举报,确是做到了神不知鬼不觉。故事不错,但讲述得有些散乱。
还可以,有GTA5那味了,人物形象也都很可爱。
#bifan2020#導演在映前小視頻裡說"你所看到的都是真實發生的",也想起好像阿根廷朋友曾跟我講過這個銀行被搶劫的真實故事,非常傳奇性的那種。攝影和配樂很有風格,最後的真事回放motion美術超棒。搶劫中途過生日這種荒誕感很阿根廷全場大笑😆。引用劫匪留言文字結尾,導演大概也是站在anti資本主義的一邊呢(當然!)。0715cgv소풍
其实抢银行的过程中没有伤人,没有恐吓就比较立人设了,众所周知银行的钱出了问题有保险公司兜着,劫富济贫,哪怕钱没济到自己手里,老百姓看着也开心。
7分。平遥闷片看多了,看个娱乐属性的犯罪类型片还是挺放松的。真实事件改编,抢劫的思路呈现还挺黑色幽默的。这片内地是不是也会运作一下上映啊。
十分黑色幽默,荒谬得恰到好处,我们带走钱不带走爱,在被抢银行时过生日也太浪漫了吧
节奏有点松过头了。。。
不知道拍成电影是不是计划的一部分😷
由真实案例改编,部分事件和角色有虚构。电影拍得就像是抢银行案例教学片,团队人员各有所职又相互合作(小偷还为了谈判拖时间而特地去学表演),最后用仿制的枪,在不伤害无关人员的情况下,成功将银行洗劫一空。然而,法网恢恢,犯罪团伙后面也纷纷被捕入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