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业高阶主管柏翰与助理安以琪为了帮天后歌姬寻找主打歌〈最悲伤的事〉的原作曲与作词人的下落,在乐坛前辈吉哥与小猫女的神秘帮助下,揭开K张哲凯与Cream 宋媛媛这对恋人的悲伤爱情故事,以及过程中被牵连的暖男牙医杨祐贤和摄影师Cindy 的相爱相杀。
电影的前40分钟,我看到的是对女主种种行为的不解.抽烟,主动搬进男主的家同居,和猫女打架,仿佛这个女孩就是一个叛逆不自爱的缺爱的负面形象.男主的性格是非常平静的,真正被抛弃过的人,反而会更加不动声色,因为他们害怕再次被抛弃,所以会小心翼翼.如果我是男主,我也会选择不告诉女主,男主对女主的爱是无私的,我不能给你一辈子的幸福,那么我,祝你幸福,那么我就找到那个能够让你幸福的人代替我,即使我心痛,我不舍,我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的事.在我生命消失之前,我都会尽全力让你幸福.
而女主,一开始我真的认为女主有点喜欢男二,毕竟现代人的爱情,真的是爱来得太快.让我感动的,真正落泪的是女主对男主的爱情.女主应该是打从一开始就决定和男主一起走向死亡的.她早就知道了,所以,为了你,为了能让你能安心得死去,我愿意,我愿意违背良心,去和一个我不爱的人做爱结婚,假装自己爱上了他.如果还有更多的时间,我想女主是不会去牺牲男二的.十几年的感情,自己生命的唯一就要永远消失了,女主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都需要拼尽全力,我是真的没有力气去管别人的死活了,爱情本来就是自私的,女主对男主才能无私,每个人对于自己所爱的事物才能无私.你先走吧,反正我随后就来了,我不知道有没有下辈子.但这辈子我要的那个人,一直都是你.所以,没有你,我的人生也停止了.
是男主和女主教会了男儿和女二什么是爱情,告诉了女二这世上是有爱情的,是有以爱情为首位而活着的人的,教会了男二,如何长久得爱自己的所爱,爱不是简单的东西,是为对方拼尽全力,乃至耗尽生命的东西.
这世上哪里都有爱情,但这世上有太多自己为的爱情,祝愿你拥有爱情,哪怕死亡都无法将你们分开.
韩式悲情三要素:车祸癌症治不好。
3.14上映的台湾爱情电影《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就是翻拍自韩国同名电影。聪明如你,光看标题就能猜到了吧,三要素一个都不会少。
他,张哲凯,16岁那年,生母因他患有癌症,留下房子和一笔钱,弃他而去。
她,宋媛媛,16岁那年,爸爸妈妈弟弟出车祸死了,她成了孤儿。
(系统检测,此段剧透)她接近他,搬去跟他一起住,两人像是情侣,因为睡在一张床。两人又像是家人,因为除了有过一次亲吻,没有过别的行为。两人保持着“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暧昧,一起走过人生的16-30岁。
(系统检测,此段剧透)该来的始终会来,男孩在生命倒数的最后一年,他希望女孩能嫁一个好男人。女孩其实知道男孩有绝症,但为了满足他的愿望,草率的勾搭上一个牙医结婚了。
(系统检测,此段剧透)这边刚新婚,那边男孩就到了弥留之际,最后关头她回来了,追随男孩一起离开了世界。
跟朋友曾吹嘘过,我是个泪点很高的人,看电影从来没有掉泪过。结果真香,后面20分钟完全止不住,尤其从男主视角转成女主视角,交织回忆倒叙的时候,整个电影院此起彼伏,交相辉映着啜泣声。
电影之所以感人催泪,不得不说陈意涵起了最关键作用。其一,她有着人畜无害,水汪清澈的大眼睛,演起少女来也不会有违和感。其二,作为37岁中年妇女的她,有着较丰富的人生阅历,能够酝酿出充沛的情绪,层层递进,爆发超强的感染力。
比如陈意涵在隧道追车,所有的情绪在一瞬间转换完成,喷薄而出,让人哭的不要不要的。
除了陈意涵演技大爆发,全场MVP外,刘以豪、张书豪,陈庭妮等人也算可圈可点,稳定发挥。
尽管被电影收割了一波眼泪,但一码归一码,客观理智来说,电影并不是一部好电影,剧情有非常严重的硬伤。
但让我非常疑惑的是,电影却有着超高的口碑与票房,是2018年台湾华语电影票房榜首,狂收2.4亿台币,比第二第三名加起来还要多,像极了当年《海角七号》的势不可当。正是在这样的光环下,我怀着朝圣的心走进了影院,结果却被毁三观的剧情雷到了,请问能赔偿精神损失么?
剥开过度包装的煽情,收起不争气的泪水,整个故事可以精简成:一个是自我逃避的心机BOY,和一个是自我伪装的绿茶婊互相伤害的故事。
张哲凯说:“如果爱能解释,就不会有人为此而痛苦和悲伤”。呵,这个口是心非的大猪蹄子。口口声声说爱是无法解释的,却要给宋媛媛安排爱情,为此不惜用金钱去收买别人的爱情,要摄影师Cindy离开牙医杨祐贤,Cindy看不上那点钱,张哲凯就用自己的绝症道德绑架,要把一切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宋媛媛的坏更加明目张胆,明知道牙医杨祐贤有未婚妻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劳动人民迎难而上的精神,撬墙角,当小三,逆袭上位。更可气的是,在骗走了牙医结婚证后,单方面退出了游戏,跟别的男人玩殉情。
爱会让人变得自私,那怕需要伤害其他人来成全自己。实话实说,生活中是有这样的人,但你电影却不能这么拍呀,怎么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作为青春爱情电影,主要的观影人群是未成年,或者刚出社会不久的年轻人。这时候正是他们世界观,爱情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能给到的作用,无异于一剂毒药,不知其可也。
还有一大败笔,就是宋媛媛最后的殉情,有为了制造悲情而悲情的嫌疑,看似在讴歌爱情的伟大,实则是在放大女主的脆弱,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殉情,在文学作品中并不少见,西方有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国有梁祝化蝶。但一定要分清区别,他们讴歌的是敢于突破阶级的勇气,赞扬对爱与自由的向往。那么反观这部电影的殉情,是讴歌要对爱忠贞?别逗了,生命高于一切。
如果你非要不管,只想好好哭一场,那我给你推荐周冬雨的《山楂树之恋》,龙母的《Me Before You》,斯万克的《P.S. I LOVE YOU》,同样都是男主患绝症,额,咦,我们男人做错了什么?...
如果还不管,就想到影院同流合哭,那就去吧,需要我陪吗?限女喔。
你带上我,我带上纸巾。啧啧。
更多影评:
- END -
最近看到好多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痛骂着,这不就是一班自私的人的故事吗?哭点在哪?
其实我真的好想对他们说,爱情是自私的,你知道吗? 你爱上一个人是因为那个人会带给你开心或让你心动,但你的爱会不会带给你爱的人开心,这是未知数。所以,我说,爱情的本质本来就是自私的。
K因为没有办法陪着Cream过下半辈子,他帮她找了个好男人,亲手把爱情交给了另一个人。这是他自私的爱,他自私的帮Cream安排好她的爱情,不问她是否开心就把她推出自己的世界,只因为他怕也不想Cream承受离别的痛苦。
Cream即使知道了K的情况,她没拆穿K,她随着K最后的心愿,在K面前嫁给K所谓的好男人。达成K最后的心愿后,她离开了佑贤,找到了K,陪着K走完最后一段路,再一起实现下辈子的诺言。这是她自私的爱,她用了佑贤的爱,完成了她最爱的人的心愿,因为由始至终,她爱的人,只有K。
佑贤知道Cream是爱着K的,但Cream不说,他就不提。他看见Cream在游览着和K的照片,他看见Cream和K开心的试着婚纱,但他什么都不说。这是他对Cream自私的爱,他愿意娶Cream,用婚姻来成全Cream想要的,他也愿意等Cream真正爱上自己的那天。
Cindy不是不爱佑贤,如果不爱她也不会和佑贤在一起这么久,甚至答应和他订婚。但是比起佑贤,Cindy更爱自己,所以她才会到处留情,她爱佑贤,但她还是不能为了佑贤定下来。这是她自私的爱,虽然她到处留情、不想结婚,但被佑贤发现后,她还是愿意道歉,佑贤求婚,她还是愿意订婚。
这个故事里,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悲伤,也有着自己的自私。认同爱情是自私的,你也就可以认同Cream和K的所作所为。
我给五星。
导演里边的细节推动不必多说,电影周边,原创歌曲,导演操刀歌词,死亡与期限的艺术展真的很吸引人。
这年头还有人肯讲殉情的故事,殉情本来就有牺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家人也很倒霉,罗密欧与朱丽叶对于家人也是很大的打击,只是大家不会太注意那些,而现在大家只在乎牙医,终究是爱情贬值了。
好的电影就像一本读不完的书,当知道大体情节后,我还愿意一次次翻阅,只能是细腻的表演细节。k和cream的谈话,k的声音,cream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以及轻啄充满试探的吻。 k被拍摄,情绪被闪光灯照的晃不开眼有点不舒服以至于情绪不好“我就是个烂人,我就是自私啊。”那些真实的感觉
最后一张合照也很感人,刘以豪的眼睛好漂亮。
这个被嘲笑的爱情故事
一段爱情会变老会失去,人生太长,爱情啊,有太多意外结局,死是最安全的保鲜方式。
如果我们注定不能天长地久,你和我,只能活一个。
灯光昏黄,音乐惆怅,电影开始不到五分钟,独白就读出了悲伤一次,点题了,还让我有些许期待,毕竟海报上的 唯一观影要求 :请带足纸巾。突兀生硬却又很是显眼。但整个故事却在我毫无触动,甚至有些生搬硬套的感觉下结束了。 我真的不想复述电影内容,但当我听到影厅里悉悉索索的抽泣时,我发现,失败的故事有了成功市场。 比悲伤更悲伤,比起电影的做作感动,更让我觉得悲伤的是这个时代下人们的悲伤的低门槛化。电影的无论是男主还是女主他们本身的身世悲惨,奠定了整条故事线的特殊背景,但身世惨淡并不能成为他们破坏别人生活的筹码与理由,客观的来说,男二才是整篇故事最让人觉得可悲的人。老老实实,努力奋斗,却被半路杀出的男一,被迫跟未婚妻摊牌。两个素不相识的个体,我凭什么为你的悲惨身世买单,我努力了,我辛勤工作了,我拥有美好爱情了,虽然6年的时间的确会有些波折,但从未婚妻的眼中她真正爱的确是男二。 然而这一切,却要因为你们两人,因为你们两个人的天地大爱,超越亲情的爱情,让我付之东流,让我在失去六年伴侣的后,再去找寻到一个新的以为可以托付的女人之后,莫名其妙的又一次给你们的不敢言说的爱买单?这种悲伤甚至可以扣上一顶三观不正的帽子。甚至可以将男女主这种行为衍生为,我出生不好,我出生就贫穷,那么为了让我跟贫穷的人可以幸福,我们就可以合伙去破坏那些有钱人的家庭。这样真的是一种可以让我们落泪的悲伤吗?还是一种浮躁社会下,浮躁的人去享受的无病呻吟的快餐悲伤? 真正的悲伤绝不是你用你的背景作为卖点,去疯狂强调,暗示不经意间伤害了毫不相关的人,却似乎彰显了人间大爱,然后让我们留下泪水。 我以为真正的悲伤是像《无名之辈》中,无助却不忘挣扎,无名却不停奋斗,是《狗十三》里你坚守的东西理你远去,你要抓住,你去努力却无能为力,是《绿皮书》里恍如独自生活在地球的孤独。
观众眼睛是雪亮的,见到各位的回复很是欣慰,身为爱电影的影迷又写了一篇2千万元制作的不及格故事,恭喜取得好票房突破3亿元
请问豆瓣啥时候可以打负分呢?那些打5星的评评语,好明显呀,都是统一免费看片被要求打5分的吗?
记得台湾电影在大陆上映的,多数是获过奖,或者取得什么荣誉,得到业内一致好评认同的,才在内地上映。实力证明过自己有才华的导演,数数还是那些导演前辈和近几年来的电影《那些年》《少女时代》《大佛》《血观音》《再见瓦城》《谁先爱上他》等等,没对比真的就没有伤害,导演、编剧有没有才华,一目了然。
看过韩版《悲伤》,太旧的爱情,好奇台版的改编会有什么新视角。韩版娓娓道来,一步一步带着观众,倒叙随着两人的为爱隐忍的悲伤情感陷入漩涡,各主演们均以自己对爱的理解和表达成全对方,细节拍得细腻,节奏掌控的很好。可台版的改编,我咧个天啊!电影看得一脸尴尬!
请问编剧是不是觉得自己将剧本,改编解构得老厉害了,爱情里是可以不讲道理的,但这也太不讲道理了吧!添加的人设立不住,还破坏掉原本两个可怜的男女主人设,变成两自私鬼,更不提行为动机了,叙事不合逻辑,生硬的转折,尴尬的台词,观点空洞肤浅,剧情缝缝补补变成狗血,期间翻了几次白眼,「人一旦陷入了爱情,就很难逃脱出来」拜托!时下连16岁的年轻男女们,都知爱情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别给年轻人瞎传递这种幼稚过时的观点参考。最后强行煽情悲伤,哦不!是恶意煽情催泪,全靠陈意涵哭戏演得好,有被她的哭感动到,但绝不是被这部电影感动到,好吗!!!最后殉情意图想上价值赞美他们的爱情,但你们的剧本却生生上演了一场一点也不值得被歌颂、三观错误的爱情,还不如直接照拍韩版得了。
请问导演是不是觉得自己拍了一部很特别的、非常不一样视角的爱情电影?蒙太奇运用的也太差了吧,导演功底还不如刚毕业的。最大的问题是这样的剧本,也不拦一下编剧,还达成一致拍完这电影。三观问题,为了成全自己爱情的私念,拆散牺牲他人,把无辜的对方推向黑暗,这样是要显得你们拍的爱情独特很勇敢,别人不敢拍吗?「人一旦习惯了孤独,那才是比悲伤更悲伤的事」啥!导演平常是不看书的咩?这样的观点低幼、完全谬论!孤独是一种精神气,并非人人都能达到的境界,与孤独相处享受孤独的,领悟到孤独中滋养萌芽出的那种爱,是大爱,爱自己才能懂得更好地爱别人。可能吧,编剧和导演可能是不懂关于孤独还有这种更高境界的层面,才会浅止于孤独情绪表层,认为被爱冲昏头脑,就该被爱蒙蔽,不然电影也不会拍成这样。好奇查一下导演,哇!佩服!过去还有一部车祸电影《回到爱开始的地方》,其他几部都是没听说过的台剧,好吧,事实证明导演也就如此水平…几年一直都毫无进步。
有些导演编剧,很执着,能力一部比一部进步,用票房或者奖项,证明了自己实力与才华;当然也有一些导演编剧也很执着,用一部又一部的电影,向大众证明着自己没有实力也没有才华……某些导演们编剧们制片人们就别装睡了,别执着了,该醒的时候就醒吧。
看过韩版好奇台版,看完电影对于我来说,这真的是一件比悲伤更悲伤的事情(T.T )不过没关系,作为观众应该宽容,好片差片都看,看了才能分的出 有多差和有多好。但日后还是尽量少看差片(⊙x⊙)
女主渣骗婚 摄影师拍摄不看取景器????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女孩子,如果有个男人躺在你旁边十年都没有碰你,那他一定有病。#继日本电影之后,韩国电影本土化也是水土不服#
回应海报的观影提示:不用带纸巾,带手机就行
陳意涵的演技承擔了大部分觀眾的哭點,沒有她,沒有觀眾會哭,今年最矯情的電影無誤,但不得不說,有被感動到。
明明知道逻辑完全不通,还是哭了陈意涵那一段的十分钟。而我觉得整部电影就是那种台湾纯爱风,他们真的超会拍。本想给四星,但陈意涵的演出,将这部电影演活了,那一星,给她吧。韩国版,还是真实贴地一点。
真係好悲, 後邊一位影迷後半段不停地有紙巾聲同抽鼻聲, 我就覺好夾硬下, 但發覺嗰嘴咸咸地, 有滴淚流咗入去.....嗰故仔好絕, 新時代編劇識得制造懸念, 後半轉折有新意, 而全部靚仔美女演出就好養眼....頭盔下我無睇韓版所以有驚喜.
因為笑了而被旁邊的觀眾歧視 我都沒歧視你們竟然看哭 最後我也笑到流眼水了 比笑片更笑片的電影
男二真的是比悲伤更悲伤
最悲伤的应该是那个牙医吧 感觉这个剧三观有点问题 看完印象的竟然是喵喵喵喵Bonnie抱抱
??牙医太惨。。。我选吉哥!陈意涵真好看啊 不懂这片怎么卖到全台湾第一, 跟战狼卖第一一样令人难以置信。。。。
1.剧本牛逼死了,爱情观非常超前,冒着极大风险挑战着传统世俗观念,可能很多观众一时都难以接受,将爱情中灵与肉、爱与性彻底分隔,讲述着何为「真爱」。真爱不就是相爱的直男直女同居同床十几年,却依旧冰清玉洁吗?真爱不就是为了彼此,一方可以放弃拥有,一方愿为成其渣女,奉上自己的婚姻和身体吗?如果这都不是真爱,那何为「真爱」?2.前面的剧情非常狗血,但在真相揭晓时,所有喝下的狗血都变成同场少男少女们感动流出的泪水;3.另外还得夸一下选角,每一个演员都演得那么深演得那么认真,非常敬业,非常不容易。
如果爱情可以解释,这世界上就没有人为此痛苦了。
戲名是說男二的,全世界都在坑他
你们体会得到带了一包纸巾,而一张都没有用的感受吗?
台灣現在只能拍出這種片了嗎⋯⋯在電影院裡看的尬死了
大家都说心疼牙医,我咋不觉得,他可是获得K所有房产现金的人,K留给cream,cream死了唯一只有丈夫牙医,然后结局牙医最后还是跟未婚妻走在ㄧ起,怎么看都是悬疑犯罪片,哪是爱情片。
年度最烂电影!左边坐着俩哥们,其中一个还已经看过一遍了,然后开场就打呼噜,睡到结束开灯。右边一个锡纸烫精神小伙带着他那脸比贞子还白的女朋友依偎在一起,看着看着,那个女的竟然有节奏的哭了起来!我当时就喊了一声:“卧槽”,还真有人会哭啊?我想这种观影体验也是十分的奇妙了,呼噜声与哭泣声交相呼应,此起彼伏,太炸了!第一次看电影看到头痛。剧情方面,已经毁三观到无法无天的地步了,极尽烂俗狗血之能事,就连前任3都不敢像你这样拍啊。我朋友圈里看哭的那些小姑娘,我们互删吧,真的打扰了,你们眼中的爱情真的是太可怕了。口区。
这种“得了绝症就忍痛离开爱人、还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对方的幸福”的剧情也太老套、太狗血了吧。男主明明喜欢女主却不说出来,非要让她嫁给一个她不喜欢的人才开心,甚至还想给钱给Cindy让她离开未婚夫,最后还要假装有约会对象来让女主死心,简直蠢爆了。女主也很作,明明知道男主喜欢自己还要嫁给不喜欢的人,美其名曰“这样他才会安心”,结果婚都结了她还跑了。正常人的悲伤是无可避免地遇到困难和挫折,你们的悲伤是明明可以很快乐偏要折磨自己,明明不悲伤偏要刻意制造悲伤。你们两个蠢就算了,能不能别去耽误别人?牙医做错了什么要被你们这样玩?这电影的确很催泪,因为蠢哭了。
我男朋友哭得稀里哗啦的 他不会有什么事情瞒着我吧??
多年后,我再次想起了曾经被《一生一世》和《何以笙箫默》支配的恐惧。奇葩片,白眼能翻到天上去。没有一个人设、一个情节是正常的,坐实震撼心灵·逐梦音乐圈。所谓的反转没有拉回任何好感,险些在电影院和K一样昏古去。而这货居然是去年台湾的电影票房冠军,这如何不让人绝望啊……生病不说清,害人又害己。但其实没有任何人值得可怜,因为男二号脑子也拎勿清啊!深情这个词,大概就是被你们这些人破坏的。陈意涵的泪腺实在太发达,我已经彻底干枯了。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不就是浪费时间去看这部电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