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直呼過癮的瘋狂
仍在世的大師之中,楊·史雲梅耶是我特別喜歡的一個,儘管他的電影都有統一的風格,但你每次看都會被他天馬行空的思想所吸引,今天忍不住,看了他的《Sílení》,楊在開頭說這片與藝術無關,僅僅向愛倫·坡和薩德侯爵致敬,這不如得讓人想起另一部改編薩德侯爵著作的電影《薩多瑪120》,這部電影肯定也有讓人難以忍受的畫面,的確,電影本身充斥著很多活動的“物體”,例如被割的舌頭,腦子,眼珠,一塊塊的肉,不過鄙人覺得一點也不惡心,反倒有一種難以言明的詼諧在內,這在楊其他的電影都有體現,電影劇情也很有意思,兩個極端主義的對抗,尼科爾森演技沒得說,既然導演都說與藝術無關,有興趣自己看吧
2 ) 两个体制两个极端
刚开始看的时候云里雾里,最后新院长被放出来提出的体罚疗法:用身体遏制思想,与旧院长提出的自由主义和艺术疗法与开头史云梅耶的两个极端不谋而合,也即两个体制
杰恩在两个体制中总认为未来会比现在好,结果侯爵等所代表的旧的体制让他失望后他便寄希望与被禁锢的新体制,旧的体制被革命掉后,原本还有个白色谎言——及革命成功后可以走出疯人院可以安慰度日,却被明确告知,之前你只是个试验品,你不可以走出去
人在体制交换的变革中总是无所适从,与其相信院长,还不如面对自己永远都只是院长的试验品的事实,否则最后也只是会被套上疯人的衣服强制关在疯人院而已
当然我上面解释过了,大家都懂疯人院与院长是什么
很有意思的政治片儿,史云梅耶开头说这是部恐怖片,明白了之后真的挺恐怖的不是吗??
PS里面的舌头眼睛心脏肌肉,真的很萌诶O(∩_∩)O~
3 ) 好片子~
什么是好片子,能看懂就应该是好片子吗?对“看懂”的含义指的是剧情吗?能看懂剧情难道就能真正理解导演的意图吗?一部片子如果看“不懂”是否就该否定它的价值?
单从剧情上看,此片我也并非能看懂,但我决不否定它是一部好片,就好比音乐,虽猜不透歌里的词,但仍会被曲调所感染,杨的片子就有如此强大的气场,疯狂的吸引着我,他的每一帧镜头,每一处残败的场景,每一枚摆件,每一次吱嘎的声响,每一出疯狂的特效,都弥漫着难以琢磨的魅力,无不让我着迷,赞叹!
他的电影属于有触觉和嗅觉的电影,这种感受能和我的内心发生摩擦,产生一种粗粝的,难以割舍的情感,这正是电影感动我的地方,我认为多数时候,它表现的是最真切的现实,一种可以让你看得见,摸得到,闻的着的现实,只不过被一个疯狂的,具有细微的敏锐观察力的人用自己独有的一套手法夸大糅合了而已,它是一个利用超现实手法表达自己想法的,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者.
4 ) 永恒规训——《疯狂疗养院》
着实不喜欢“疯狂疗养院”这个译名,在我看来,这部捷克导演杨·斯凡克梅耶的名为“Lunacy”的影片应该译为“癫狂”更贴切。被誉为超现实主义大师的斯导讲述了在一 个精神病院发生的故事——其实这个故事一点都不“超现实”,正如他在开头所言,这是一部向爱伦·坡和萨德侯爵致敬的跟艺术无关的电影。于是从一开头我们就知道了,故事中将不可避免地出现非常现实的爱伦·坡式的恐怖和萨德式的施虐。如果有什么不现实的话,那只是如同插播广告一般出现在正常情节之中的小动画片段,这些片段的主人公是一堆堆货真价实的猪肉、猪舌、猪爪、猪脑以及猪眼睛等。
关于癫狂的一切,都是搞文学、绘画和电影的人所喜闻乐见的题材,其中的精品并不多见。就电影而言,尼科尔森出演的两部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闪灵》和《飞越疯人院》,前者更加恐怖,而后者的施虐气氛较重。《Lunacy》在故事的讲述上则有其独到之处,不过在这个故事大爆炸的年代,我早已经学会见怪不怪了。因为更多的原因,我不想做一个复述故事情节的人,只能说就我的智商和口味而言,看这部电影没有丝毫浪费时间之感。
故事中的治疗者有两派:侯爵和马医生是彻底的自由派,他们主张让病人自由释放自己的想法,对于特定的病人,虐待甚至杀人都有其合理的趣味性——这种趣味性为虐待者和被虐者、杀人者和被杀者共同享受;康医生和他手下的护士们是狂热的惩罚派,他们的治疗手段是用惩罚肉体的办法衡平肉体和精神的关系,因为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存在着思想和身体之间的较量,后者如果强于前者就会导致精神上的不正常。康医生将惩罚手段分成13个等级,病情越重,惩罚越残酷。护士小姐夏洛特则在其中充当了转换器的作用,无论是谁掌握精神病院的权力,她都能够乐在其中,这个悖论在于所有所谓正常和不正常的人都臣服于不同形式的性欲之中,而夏洛特对于他们而言真是一个能够释放性欲的天使——依然是一个趣味性的“共享”。夏洛特和可怜的主人公简之间也存在着某种形式的共享,只是内容换成了“爱情”:夏洛特用对简的慕恋诱引后者对她也产生了爱恋,他们一起完成了精神病院的权力更替。
在故事的最后,自由派全面落败,侯爵受到了第13级的惩罚,夏洛特继续享受她和康医生的性爱游戏,而简,没有任何变化,拥有爱情不能拯救他,失去爱情也不能,他继续产生有人要捆绑他的幻觉,也就继续呆在这个康医生主政的精神病院里……
导演很好地扮演了他在开头的角色,他让爱伦·坡和萨德都同时平等地说话,他让马医生和康医生一起穿白大褂——他让每个人都恪守自己的地位。对角色的最大制约就是对观众的最大放纵,你可以站在精神病院的任何一个角落里,或者站在它的院墙之外。但是你必定会选择一个属于情景之中的角色,你可以是任何人,也可以只是你自己。最后,你一定得回答一个问题,在精神和肉体的衡平中,你的选择是什么?没有选择当然是最可悲的一种。
可以想象,一定会有人嘲笑导演的庸俗,从他一开始说“这是一部和艺术无关的电影”开始。不过我正是由于他说的这句相当低调的话而先入为主地判断它会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因为当大师们高调时,我们已经看到了什么:大场面、大制作、大红大绿大色彩、真真假假大馒头……相信也会有人如数家珍地发现在影片中所流露出来的各种前人的痕迹,这些痕迹并不是导演才华用尽的明证,当爱伦·坡和萨德一再重现,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我们在阅读那些恐怖和虐恋的文字,而是在体验这个现实世界的恐怖和虐恋,尤其是在体验关于自由的种种状态。正如后现代是另一种状态的现代,超现实也是另一种状态的现实,影片中所有人都是癫狂的,所有人都活在我们身边和我们心中,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如果说我们必须选择现实主义,从而选择对这种状态的默认,那么就是一件多少有些可怜的事情。在此,我不得不引述福柯这位天才的认知:他认为现在我们对“不正常的人”所拥有的医学上的权力,只是一种对社会进行权力干预的技术性操作。这些不正常的人之所以被认为不正常,并必须接受医学的权力约制,是和相对而言所谓正常的人对社会的保护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这些人是社会权力发展的产物,癫狂,只是一种历史性的症候和状态。人们将这种技术进行扩张,就产生各种各样的“治疗”:精神层面上的疯子、肉体层面上的瘸子、乃至手淫的儿童等等。更为严苛的治疗是监狱,通过对时间、行为和目标等方面的限制治疗他们的罪行,这方面进行的扩展是整个社会——学校、工厂企业甚至政府——最终结论是,所有人的肉体和精神被各种各样的方式所“规训”。
从规训的意义上进行阐释,Lunacy就是一部关于不正常的人的规训和反规训的影片。撇开情节因素,这是一部个人接受规训和反抗规训的影片。它没有隐讳地反应这个社会——无需如此,它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地描写了这个所有人生活着的社会的状态。正如福柯所言,状态是一个极具力量的词。它的力量大到我们必须生活在这个状态之中,它是历史的,就目光短浅的我而言,它也是永恒的。
(对于一个消费社会而言,很多非常优秀的作品不得不接受大众的消费,也就不得不接受各种各样的宣传,它的一个偏离轨道的目的是让人们更多的关注是馒头好不好吃,胸脯是C罩还是D罩。对于这部影片而言,这同样会是大多数人观摩之路的终点。写影评,并让人阅读,痛苦也就这样产生了,因此,我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消费者。真令我不得不有些做作的沮丧。)
5 ) 一如既往得直白嘲讽
将动物脏器运动的我动画手法与真人电影的中对病人的惩戒结合得非常好,透出荒诞却深刻的意境。将疯人院病人的造反隐喻以自由正义为名的革命之疯狂可笑,打着追求自由旗号的极端肉体享乐与精神至上的极端肉体禁欲,呈现出反宗教与原教旨两造的趋同点均是对真正自由意志的扼杀,是蛊惑人心的。
史云梅耶用他的动画艺术毫不隐藏得表达他的刻骨嘲讽。
6 ) 疯子一箩筐
依然是史云梅耶的招牌风格,乱跑的五花生肉,各种人体器官的特写和运动,特别是黏糊糊的舌头和转动的眼球。疯癫的角色,不论医生、护士、院长还是病人,都在这个压抑、病态的环境里完美融合。这种癫狂加恶心加预言式的故事在关于精神病院的电影里几乎是标配,病患永远有真疯的和理智的;护士在长期的工作中习惯甚至享受治疗病人以及与掌权者交欢的乐趣中放弃自我审视和道德感,变成一个机械的行刑者;医生作为权力者进行着天真烂漫的理想主义人体实验,道德更是彻底沦陷,但作为治疗又将其合理化甚至道德化。影片里木讷的男主每次被两个光头男人架出房间时总让我想到了《致命ID》.......影片后半段的疯人院大革命将被治疗对象调换了一个阶级,随之而来的是治疗方案由自由艺术派转变为强硬的身体惩罚以此平衡思想的疯癫。而进行惩罚手术的医生则对此充满了期待和兴奋,这种典型的医学狂人经典形象充满了隐喻。挖眼手术的过程用被包裹的五花肉代替,每个人都是疯子,抑或每个人都被指定为疯子,成为权力机器下无能为力的棋子。这样的电影总会让人想到福柯,想到疯癫与文明,想到理性的非理性色彩和理性达到巅峰时便进入到疯癫的论述。这样的故事始终逃不出这些元素,也很难解读出更多东西。而史云梅耶加入的定格动画部分倒是给观众带来了动画与真人对号入座的新鲜感。
以前疯子就这下场
要的就是血肉狂欢的愚昧和荒诞阴森的恐惧,还有笃信破灭的绝望
钉基督和自由引导人民两段。。。 13号刑罚估计是人彘之类的。。。放纵自由派和管制派的轮换 主角最终没有冲出疯人院。。。肉肉代表人民?狂欢躁动自动进入绞肉机?。。。
自由需要规训,因为自由是一样恐怖的事物;规训需要自由,因为规训是一样恐怖的事物。自由与规训——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囚禁的所有症状都遭到掩盖(欲望、道德、无聊、嫉妒、政治野心)。而最为绝望的美感无非是平庸(“对于长处的视而不见”),缺少一种带有目光的真实。没必要被骗,侯爵之所言反之易燃,你看花开了,就知道自然她也善于赞美和创造幸福。不过侯爵之所言是一种抽象的印象,在不同的上述情绪之下皆可被点燃。论我要的流派,是如此。史云梅耶这像北野武,几乎乱来的情境下通过细微表现(可什么呢?还不是日常的远近得失)达到形象的构造,因此都是模糊的,带有社会性的疏离恐惧感,也是卡夫卡的行踪。亦,除侯爵外人物多是思想,也近卡夫卡,是一种不满足。北野武者非。另,精神肉体的二元理论是个哗众取宠的败笔。
“史云+爱伦坡+萨德”的哲理性恐怖片。
想不到是这么新的片子,很cult.明显用到了Faust里面的手法,甚至有些镜头都是copy来的..
吃果果地将肉欲解放和精神禁锢的争辩摆在观众面前,他的反思怪诞、极端、充斥着黑色幽默与自我嘲讽。按史云梅耶自己的理解,这是一部“哲学恐怖片”。它将人们的信仰从肉体中挖出,摊在案板上好好蹂躏调戏了一把。
#5800.杨大爷补番倒数第二部!这部格局和手笔都比之前的长片大很多!精华恐怕还真是杨大爷的导读,里面的肉动画真棒(原来89年的那个短片[Meat Love]是在为这部做研究啊哈哈哈)。剪进来的几个现代镜头,以及侯爵在黑弥撒时候那段反基督的演讲都很棒。与其说是在谈两种社会制度或者“第三条道路”,不如说是专注地解构法国大革命,以此来达到对后社会主义情境的反思。
剝離掉思想,人類剩下的只是一團充滿欲望的肉,史雲梅耶依舊關注於人類最原始的食色元欲,卻又深刻地把矛頭指向了人類所有的歷史記憶,我們這些行屍走肉穿越千年的歷史,鋪展的只是一出瘋狂的規訓與反抗的互置遊戲,性欲與罪惡是人的本性,癲狂與夢魘是這本性的華麗裝束,漫長的癲癇。
和《飞越疯人院》分享滥觞,手法大有不同,两者都有值得欣赏的天才之处
2007/4/9 文化中心
大湿就是大湿,连向萨德取经也能取的这般龌鹾有爱
恶心
看完扬的短片,就会发现他的长片没创意了
我觉得还是JS的那些短片更好
WX-D9《疯狂疗养院》
暗黑政治小寓言 对宗教和自由的质疑 在新鲜隐喻上从来不让你失望
感谢埃德加爱伦坡,感谢萨德侯爵
本性激发了我们的欲望,而她的“犯罪”命令诱惑我们沉溺淫逸之中,使愚人也走向堕落,自然赐予我们快乐,肉欲与罪恶是我们的天性,她既是妓女又是人类之母,不分伟大还是渺小,邪恶还是善良,自然来者不拒,总对我们微笑,无论是我们崇高的事迹还是可耻的屠杀!
这是偶看的第一部史云梅耶的作品,由此结识了一位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