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作家克莱夫·巴克同名小说,穿越时空纠结的三个故事进入未知和禁地的旅程。
最近惊悚片比较少,而这部是我比较喜欢的,所以刷了好几遍,很多细节看了多次。电影总体很黑暗,三个故事串联在一起,表现得大多是人性恶的一面。我最感触深刻的是第一个Jenna的故事。女演员很棒,把Jenna的阴冷,孤独,和神经质演的很到位。
Jenna生活在一个富足的环境,但无疑是个可悲的人。她从10岁起就接受心理辅导和一对一私人家教,这证明她心理问题严重,完全不能融入学校的集体环境。虽然喜欢绘画,但是都是阴郁的画风,体现了她黑暗的内心世界。导致她这样的也许是基因,也许是后天形成。从片中餐厅一幕她管母亲对面的男人叫Dan,可以得知那是她继父,或者是她母亲的男友。先不论她母亲对她的态度如何,也许是因为日积月累的矛盾已经对她失去大部分耐心,但可以肯定的是她母亲关心她,试着理解她的处境,并且花费很多精力、时间、和财力想让她步入正轨的,这个可以从母亲仅有的几句台词中推测出来。但Jenna在自己的素描本上把母亲画成一个瞪着血红的眼睛,张着血盆大口的魔鬼形象。
也许父爱的缺失让她患上心理疾病,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她原本就是一个生性残忍的冷血动物。
有一幕她在餐厅等airbnb男室友,有一只苍蝇飞到了桌子上,大部分人都会挥挥手把苍蝇赶走,而她毫不犹豫的一掌拍死苍蝇。就连airbnb大娘都不会轻易的去杀死家里的蟑螂。这个也许是大娘为了显示自己不乱杀生的“善良”一面,但我个人认为这个设定是为了衬托Jenna的冷血。
她被下药之后醒来,趁airbnb老两口杀害自杀男友的老爸时逃到杂物间,看到一个被锯的四分五裂的尸体,虽然吓了一跳但也没有惊慌失措,并且很快且理智的逃离了那里。我感觉到了她对别人生死的毫不在意和冷漠的态度。
她在看事物时总会很负面,一望无际的海洋被她说成在海水里10分钟就会冻死,鸟儿在天上飞翔被她说成不飞来飞去寻找食物就会被饿死。所有事物在她那都和死亡脱不了关系。她自己也希望死亡,和airbnb男室友聊天,说自己像只蚂蚁一样被铁锤砸死会比较痛快。
可以断定的是Jenna从小没有交到过什么好朋友。上了大学之后认识的男友应该是她第一段和别人比较亲密的关系。可是她依然每天想着怎么结束生命,怎样显示自己是义无反顾的投身虚无,离开这个冰冷无情的世界。因为一些我们不得而知的原因,她自己没有实施行动,而是利用了男友的抑郁症,把自己想死的念头强加给男友,并压迫促使对方跳楼自杀。她不懂爱是什么,她也不具备爱的能力,因为她冷血。即使是患有抑郁症的男友,都会温情的对Jenna表达爱意,会愿意为了她舍弃生命。冰冷无情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Jenna。
在片尾,Jenna又回到了airbnb老两口家,并且心甘情愿的接受三官移除,永久的被固定在房间地板下,成为一个活体人。很多影评认为Jenna是对自己的惩罚,我个人觉得如果要惩罚自己为什么非要选择把自己交代在一对变态罪犯的手上?她自己也说过,喜欢痛快的死法。而且她是冷血的,她即便会悔恨,也不可能单纯因为悔恨就做出这样的选择。我个人是觉得Jenna在经历过生命危险,发现自己还有求生的欲望,其实并不是真的想赴死。再加上自己情况更加糟糕,苦恼自己必然和母亲的关系又要再经历一次恶性循环。翻看素描本,想起曾经真心待过她的男友也不在了,她还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她回想起airbnb大娘对她说过的话,这是一个丑陋残忍的世界,还不如做一株植物,于是她最终做出了这个决定。她被抬进地板下的时候,可以看到她的眼球被摘除了,耳朵也切除了,舌头应该也没了,从此她再也不用接触到外界,也不会再听到一直困扰她的噪音,还有大娘不离不弃的照顾她,所以她最后露出了为数不多的微笑(而且她竟然还有一个淡淡的酒窝)。
Jenna的故事令人唏嘘不已。有些人虽然看起来像个人,但没有心,没有欲念,没有感情。影片中给到Jenna家的豪宅好多远近镜头,这种她从小就拥有的物质富足,是大多数人一生中想都不敢想的。然而任何再美好的人和事物,都无法为Jenna空虚黑暗的内心带来一丝丝的阳光。电影专门制造出这样强烈的反差,更加让人意难平。
珍娜的故事
珍娜不喜欢药物 使她整天都感觉劳累 麻木(恐音症)
珍娜和家人在影片中第一次吃饭的时候 她妈说了句 caught dead
在什么语境下用这个短语呢:就是当你特别特别不喜欢某件事,觉得做这件事非常丢人、尴尬、没面子的时候用这个短语。
意思就是珍妮让她觉得丢人
吃饭的时候故意放大了他们咀嚼吞咽的声音,表示珍娜很难受
华裔老太太是个专业护士,她说医生是治病 护士是照顾人
珍娜和盖文在聊天的时候 说出了她想做爬过铁毡的蚂蚁,这样可以死的痛快一点
亚裔太婆的种植原则
1. 杂草必须清除,必须保护药圃
2. 植物(人)都留在当初种植它的地方
太婆种了 月桂 款冬 恶魔林(devilwood 木犀有明显的止痛作用)
珍娜问太婆她有子女嘛,太婆说有,都好好的,仍是一家人,意思就是他们也在房子周围,太婆杀了自己的子女还有孙子,没有提及女婿,可能是因为她的女儿是未婚先孕回到家后被太婆发现,因为封建思想杀的,也是太婆说的人的生活太苦了的原因
珍娜一直相信:世界是残酷丑陋的
(纯属个人看法)
我给了3星,三星是“还行”。如果你找不到什么片子,这个可看。我是随便找的片子,从进度条50分钟开始,快进看内容。这条长片包含3个关联的故事,每个故事用本人皮书转场,故事线理解起来不算费脑。
从其他影评了解到,这片子算是翻拍。老片中,女教授与血书男孩之间的正邪属性反过来了。我没看过原版,私以为这种改动也许还行。考虑到整部片子的恐怖氛围不算多强,编剧加改这些故事冲突,至少让影片节奏不至于那么平。
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女孩的故事。当看到结尾,我越发觉得像一个真实案件,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百度一下“Michelle Carter过失杀人案” 。同样是教唆抑郁症男友轻生,现实里十几岁的Michelle Carter为吸引他人关注,通过短信唆使被害者自杀,并在审判中极力为自己开脱。
片子里那个女孩的负罪感被放大了,开始不了解内情,很容易以为她是母亲情感暴力的受害者,结果她才是真正的加害者,结局也给她安排了内疚式“解脱”。不知道后来现实里的Michelle Carter有没有内疚?
很多人会觉得女孩自主选择被囚的结局很突兀。因为我看过Michelle Carter案,反而在想这是不是编剧的“圆满处理”——让坏人在电影里自我反省,主动寻求惩罚。这种惩罚,正常看来是“生不如死”的。正因为这种寻求正义的安排,也削弱了故事的恐怖感(我胆子蛮小的)。像开头说,看电影打发时间。
本着看鬼片的目的点开了《血书》,边看边努力拼凑电影里的细节,但因为时间线是错位的,所以伏笔很难挖出来。
三个故事时间错位,铺开的时候很难找到有任何关联,但是主题都是一样的,都是自食恶果,都被自己人性中黑暗的一部分所吞噬。
这次写影评最想写的反而不是电影中的情节,而是看电影时的我。电影结束有一种深深的被欺骗的感觉,还有一种警觉感。总是根据自己所见到的去把自己的情绪和判断迅速的代入进去,迅速的分好善恶,迅速的期望代表恶的那一方得到报应。所以在真相出现的时候会回过头来骂女主是个傻逼,为什么没早点死。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经常会出现在电影中,但是《血书》表达的更多的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并不讨厌这部电影,没有情感的升华,我反而感谢它给我的那一点警觉。
这个女孩就是个神经病,骗子,BITCH,自己教唆诱导让男友跳楼自杀,然后自己崩溃了,然后后面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故事情节,神神叨叨的也不知道导演究竟想说啥,最主要的是这个女孩的故事跟血书似乎完全没有关系,就找血书那俩人开车时,差点撞上她,勉强算是有联系。但完全跟血书无关。
后面的也就是一个骗炮的故事,结果弄巧成拙,尾大不掉。
原著好像是以那个大学女教授为主的一个故事,但是不知道为啥,神经衰弱女孩的故事占了很大篇幅,弄的还很血书不沾边。
不知所谓。
还不如那种一看名字就很烂那种,比如《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系列,《致命弯道》系列,摆明了人家是真小人,这个就是TMD伪君子。
不建议看!
完全莫名其妙!
能够感知和体会,本身就是一种罪
嘎嘣脆的类型片。1 声音困扰妹纸离家出走,民宿遇诡异夫妻档,制作拆除五官活体人。2 女教授丧子遇假通灵师,真见儿子,群鬼将假通灵师活体刻字成《血书》,3 妹纸死里逃生,引发回忆曾诱导男孩自杀,精神崩溃,回到民宿接受被除去五官成活体人。4 找血书两坏人属于打酱油的死得很快。民宿和血书都不错。
看封图我以为会跑出这样的怪物,白期待了,但是故事质量还可以!供养活死人的房子,代替死者发声的人形书,有些地方也够血腥,但是找血书那个男的也能算一个故事吗?感觉很多余,不如砍掉多讲一个故事,毕竟女主也跟血书完全没关系啊,故事和故事的串联看得头大
2020万圣节惊喜!
伊藤润二短篇型恐怖故事 简被去除五感后的微笑很有惊悚片传统
我为什么会看完它。好烂啊。
惊艳
这个女孩就是个神经病,骗子,BITCH,自己教唆诱导让男友跳楼自杀,然后自己崩溃了,然后后面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故事情节,神神叨叨的也不知道导演究竟想说啥,还不如那种一看名字就很烂那种,比如《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系列,《致命弯道》系列,摆明了人家是真小人,这个就是TMD伪君子。不建议看!
无聊程度再创新低,还不如上一次约翰·哈里森那部已经足够糟糕的翻拍。
7.8分,这电影分数终于破5上6了,不同意评论区里说这电影只有血腥场面不错还不如去看网大的观点,其实这部电影是难得一见的克苏鲁题材精品,只不过可能不太符合大多数人的三观节奏又略显偏慢罢了。从某程角度说,相当有新意。
可以给7分,剧情设置很有层次。中心思想是人的罪恶最终会将自己吞噬,表达的很曲折,但看完会有后劲。女主最后的选择大有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悔意,是用一生完成对自己的惩罚和忏悔,欧美电影中很少能看到这样的思维,还是比较震惊我。
这女的有病,鉴定完毕!
墙中暗格活尸屋,鬼语美体刻血书,妖镇群鼠千刃肚;故事讲得一般,血浆挺足,结局够虚无
三段式“2+1”格式,分别取材于克莱夫·巴克的中篇小说,第一个故事最有创意,但由于呼应结尾前半段温吞水;第二个故事一般,不如09年的同名电影长片精彩,第三个就10多分钟,基本算前俩故事的串联外传。总之原著故事很精彩,但电影拍得不像克莱夫·巴克的作品,过于含蓄。总体中规中矩,同概念作品,远不如当年致敬洛夫克拉夫特的电影《死灵之书》。
居然是短片合集!第一部还行。第二部是2009年《血书》的改编翻拍,不知道为毛要翻拍成短片,原版是女教授勾引利用有天赋的又真心爱慕她愿意为她的实验牺牲的男学生打开了鬼界之门,这里的短片改编改成被骗女教授和骗子渣滓男学生,刚好改反了。三个短片都串在一起,除了第一部和后两部衔接没那么紧密,某种角度说算比较完整了,也算拍出了新意。但是我还是要吐槽转回到第一部最后大结局,什么狗屁啊
一直很讨厌这种折子戏似的的分段分章节电影,你要是美剧也就算了,但作为电影篇幅和时长有限,有的三幕都未必能做足分配得当,但这部看完却觉得还可以,想法倒是挺巧妙的,尤其是最后的结尾,那复古B级片味道迎面而来,应该是向一些老片子致敬,尤其是现在万圣节临近,看起来挺有感觉的,但既然想要串联起来,可我没看出主要的两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是什么?穹顶女孩的遭遇与她之前做的孽是血书的主要故事?瓦斯克斯先生一脸的坏警察政府人员相,却似乎很爱出演恐怖类型片,那位沈女士的表演还真不错,本片原来是HULU的电视电影,地狱风暴不是很好看!
应该拍成剧!血书起源,但就拍女大学生和杀人犯两个故事感觉还少了些什么
影20366:第一个故事虽完整但与后2个故事不搭。整体串起来能看,还不错。要是更“鬼”一点就好了。
那丫头根本就是害了人之后选择逃避而已
串联很生硬,故事长度不均匀,主题很偏颇,强扭的感觉很重,第一个故事气氛还不错,海边全景别墅真美,墙壁藏尸,生猛老人夫妇,作死+寻死系列,看完就忘了。★★